第10节(2 / 4)
再一个:玺已送晋,不可得也!
苻坚是在说:即使我死了,像你这种低贱的小羌也不配有玉玺,最该有玉玺的,是人家东晋!
很明显啊,王猛说的东晋“正朔相承,国之宝也”,苻坚的内心是很认可的。
不过说起“正朔”,我们常会觉得怪复杂,也常觉得有点儿虚。但是,它可不是没有作用啊。“正朔”最直接影响的,就是这个国家的凝聚力。对现在的苻坚来说,这可是最最需要的。
对胡人这边儿:苻坚如果是“正朔”,还弄什么“五胡次序”啊,就是这“五胡次序”,他也是想在胡人这个圈儿里,把自己树立成个“正朔”。包括他一向的宽宏等等,也跟这个有关,“正朔”之国的君主,自然要有这等风范嘛。
对汉人那边儿:现在汉人对他是不感冒,“正朔”在东晋哪,你一个胡人建的国家,文明程度还差着呢,跟我们怎么比?其实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历来都有着一个不成文的惯例,这“正朔”只能有“一个”,不可能同时存在俩。所以,就总是会“分久必合”,没有同时存在两个国家,最后还能相安无事的。最终哪个国家统一了,而且又站在了文化的巅峰上,那它就成了“正塑”。那么以汉民族的容纳特性,也就承认下来了。所以,把自己弄成“正朔”,是得到汉人支持的最好办法呀。
第三章 说说“正朔”
既然说到这儿了,就罗索两句,来说说这个“正朔”。要说这个问题,牵扯的事儿实在太多,我们简短节说就是了。
应该说,从咱们人类社会进化的角度来看,这个“正朔”,是取决于文化、文明的高低。总会是低级的要向高级的去过渡。如果谁拥有了最优秀的文化和文明,就算不是“正朔”,也能成为“正朔”。这个“正朔”指的不是统治者,是整个儿国家。勿庸讳言,在我们中国这片土地上,汉文化一直都是最优秀的,那么这就注定了,这个大趋势就是,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必须要推行汉化,让自己顺应然后融入汉文化。做得好的,就能统治住。做得差的,国家就不能长久。这也是清朝和元朝的差别所在啊。其实这个道理,五胡的各位君主,都明白得很哪,他们都是汉化了很多的胡人。
另外,我们上面说,王猛认为,苻坚这辈子也等不到,这个“正朔”发生变化……那么“正朔”会发生变化吗?
既然文化和文明的高低左右着“正朔”在哪里,那么当然就是可以变化的。只是,在苻坚那时候,还办不到。这时,我们的“五胡乱华”还处在前期,胡人跟汉人的融合,还差得很远。北方在文明的进化程度上,也远远不够(这里说的是胡人整体)。
让我们往后看看,历史是怎么发展的:
到了淝水之战111年后,北魏孝文帝进行了非常成功的改革,逼着鲜卑人汉化,又迁都到历来被认为是“正统”的洛阳。到这个时候,胡人和汉人又融合了一大截儿,谁是胡,谁是汉,也越来越搞不清了。北方的汉人士族也渐渐不再老惦记着南方,开始愿意为北方政权效力了。当时,王导丞相的六世孙王肃,避祸到北方,居然还给孝文帝做了尚书令呢。这说明了什么呢?“正朔”正在发生变化呀……不过,民族的进步,真是非常艰难,又充满了血腥的。孝文帝的改革是整个十六国、北朝时期,最成功的了,但它还是引起了很多的问题,那些边远地区的鲜卑人还很落后,结果一下子,汉化比较好的鲜卑人和这些守旧的鲜卑人就对立起来了,然后,就暴发了“六镇起义”。一个北魏,裂成了两半。
于是,大家又接着去“融合”,这个痛苦的“融合”完不成,这天下就太平不了。然后又过去了80多年,北周终于统一了北方,然后杨坚夺权,建立了“隋”。到这个时候,大家是真懒得再去分谁是胡,谁是汉了(其实想分也分不清了)。大方向是胡人基本汉化的差不多了,汉人呢,也接受了很多胡人的好东西。杨坚本人,就是个鲜卑化了的汉人。那么现在,这个“正朔”又在哪儿?已经再没人说,是在南方那个虚弱不堪的陈朝了。
10年后,杨坚就进行了统一战争,50万大军,八路齐进。一举灭了陈。对比来说,200年前的淝水之战虽然也有“统一”的成份,但主要还是民族入侵。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人说杨坚这是“侵略”战争了,毫无疑问,就是“统一”,因为双方也没太大的民族问题了,文化差异问题也基本不存在了。所以,这个战争的性质,也从“侵略”变成了“统一”。
(历时将近300年的“五胡乱华”,到了这时,是终于告一段落了。在我们的历史上,这是一段淌着血的岁月。先后有10余个少数民族,共1100万人融入了汉族。有些规模的战争,发生过300多次。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大家都为这个“融合”,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不过,让我们欣慰的是,历史仿佛总是这样——大乱之后,必有大治。经过隋朝的统一和短暂的过渡,我们终于等到了“大唐盛世”的来临。那样开放的政权,那样开放的文化,仿佛来得水到渠成……其实这硕果,也正是前人用鲜血浇灌出来的呀。)
这样大家就能够看到,这个“淝水之战”,在当时的历史大局中,到底是个什么位置。这样再回头来看,当时好多事儿的原因和结果,就显得更加清楚了。
那么到这里,苻坚的心思,我们就能看得明白了。
一个,他要得到汉人的支持;再一个,他急于树立一个“正朔”的地位。这样,才能解决他那个阶段根本没办法解决的——民族问题。那么,怎么样达到这两个目的?他找到了最直接的,但又最冒险的办法——进攻东晋。
进攻东晋,占领建康。他就能够得到东晋士族,那个时候,东晋士族是文化的至高点。这样,他就有了“正朔”。汉人们从此没有了国家,在他的安抚和宽容政策下,他们也会渐渐支持他。然后,那些胡人对他来说,就真的不算什么了。
应该说,苻坚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他不愿意接受,他这辈子只能扮演一个为历史过渡的角色,就处心积虑地想让这件事儿速成。其实他并不是狂妄自大,他是看清了大局势的。他也是在前秦的问题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出了这个险招儿。不过,他忽略了一件事儿,这就是,即便他攻下了建康,他就能很快得到汉人的支持吗?或者,他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但就是非要去赌一把。
其实,这并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事儿啊,最根本的问题是,氐族有没有能力控制住整个中国。王猛认为没有,所以临死还劝他不要攻晋。设想,如果苻坚得胜后,但没能很快得到汉人的支持,甚至激起了他们的反抗呢?那会怎么样?那结局就会是:整个中国大地陷入全面的混战!在这里,田余庆先生曾总结说:“即令苻坚通过一次战役的胜利消灭了江左政权,也不过是把北方的民族动乱扩大到南方……”,也正是这个意思啊。
前秦和蒙古的对比
这里,我们来试着对比一下儿,同样是少数民族政权,氐人、蒙古人和满人,在起家时他们的处境到底有什么不同。满人的起家,跟蒙古人相似的地方多一些,所以,我们主要就说说氐人和蒙古人吧。
不可否认,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满人,人家都是先把民族问题解决得差不多干净了,才开始动心思对付汉人的。这时候的大后方已经基本稳定。把少数民族和汉民族关系这一个问题处理好了,就基本行了。但再看氐人呢?正像我们前面所说,苻坚不是不想处理,反倒是非常急于处理。只是在他那个时候,根本处理不了。
成吉思汗统一草原时,蒙古人也差不多100万人,但是,完全不同的是,成吉思汗要对付的力量,是分散在广阔的中亚草原上,我一个一个慢慢儿灭,再搭上他又爱屠城,嘿嘿,这真是根除问题的最好办法,蒙古铁骑所过之处,一片荒芜,当然也不会再有什么反抗力量了。回过头来看五胡,这时的黄河流域,就是一口锅,总共就这么大,锅里头是什么都有,一锅儿烩。而且四面都是缺口,还在不断地往里涌呢。就好像大家一下儿发现了一个大金矿,都跑这儿淘金来了。想一想,同样10个敌人,分散在天安门广场,你一人儿力气大,一个个去把他们干掉,就行了。可还是这10个人,堆在一间10平米的小屋里,你可怎么对付他们?你就想屠城灭族,都未必做得到。还没对付好这个呢,背后的明枪冷箭可就都上了。
所以,这就注定,苻坚扮演不了一个像成吉思汗那样的角色,历史没给他这个使命。在五胡当中,苻坚是一个有眼光,有气度的君主。不过他在北方的成功,也是建立在之前刘渊石勒慕容皝他们的成就之上,不能都归到他一个人头上。
我们常说:时事造英雄。你只有先顺应历史大势,然后在这个平台上有所作为,这样,历史也才会把你推上光辉的顶峰啊。“英雄”这个词儿,是历史和个人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块儿的产物,不是哪个人从小立志当“英雄”,将来就一定能当成的噢。
第四章 天时*地利*人和
苻坚是打定了主意,铤而走险就铤而走险吧,不铤而走险,这个国家也没法儿弄。于是,他就正式把这事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这是公元382年的十月。他把大臣们都叫到太极殿,想听听他们的意思。结果,就开始了一场完全一边儿倒的讨论。前秦的朝臣们还是有见识啊,能想到的是都想到了。就是他们都不明白,苻坚不是想跟他们商量,就是想得到他们的支持。就把这个“讨论现场”大致摘录一下儿,就能看得比较明白了。 ↑返回顶部↑
苻坚是在说:即使我死了,像你这种低贱的小羌也不配有玉玺,最该有玉玺的,是人家东晋!
很明显啊,王猛说的东晋“正朔相承,国之宝也”,苻坚的内心是很认可的。
不过说起“正朔”,我们常会觉得怪复杂,也常觉得有点儿虚。但是,它可不是没有作用啊。“正朔”最直接影响的,就是这个国家的凝聚力。对现在的苻坚来说,这可是最最需要的。
对胡人这边儿:苻坚如果是“正朔”,还弄什么“五胡次序”啊,就是这“五胡次序”,他也是想在胡人这个圈儿里,把自己树立成个“正朔”。包括他一向的宽宏等等,也跟这个有关,“正朔”之国的君主,自然要有这等风范嘛。
对汉人那边儿:现在汉人对他是不感冒,“正朔”在东晋哪,你一个胡人建的国家,文明程度还差着呢,跟我们怎么比?其实在中国的这片土地上,历来都有着一个不成文的惯例,这“正朔”只能有“一个”,不可能同时存在俩。所以,就总是会“分久必合”,没有同时存在两个国家,最后还能相安无事的。最终哪个国家统一了,而且又站在了文化的巅峰上,那它就成了“正塑”。那么以汉民族的容纳特性,也就承认下来了。所以,把自己弄成“正朔”,是得到汉人支持的最好办法呀。
第三章 说说“正朔”
既然说到这儿了,就罗索两句,来说说这个“正朔”。要说这个问题,牵扯的事儿实在太多,我们简短节说就是了。
应该说,从咱们人类社会进化的角度来看,这个“正朔”,是取决于文化、文明的高低。总会是低级的要向高级的去过渡。如果谁拥有了最优秀的文化和文明,就算不是“正朔”,也能成为“正朔”。这个“正朔”指的不是统治者,是整个儿国家。勿庸讳言,在我们中国这片土地上,汉文化一直都是最优秀的,那么这就注定了,这个大趋势就是,少数民族的统治者必须要推行汉化,让自己顺应然后融入汉文化。做得好的,就能统治住。做得差的,国家就不能长久。这也是清朝和元朝的差别所在啊。其实这个道理,五胡的各位君主,都明白得很哪,他们都是汉化了很多的胡人。
另外,我们上面说,王猛认为,苻坚这辈子也等不到,这个“正朔”发生变化……那么“正朔”会发生变化吗?
既然文化和文明的高低左右着“正朔”在哪里,那么当然就是可以变化的。只是,在苻坚那时候,还办不到。这时,我们的“五胡乱华”还处在前期,胡人跟汉人的融合,还差得很远。北方在文明的进化程度上,也远远不够(这里说的是胡人整体)。
让我们往后看看,历史是怎么发展的:
到了淝水之战111年后,北魏孝文帝进行了非常成功的改革,逼着鲜卑人汉化,又迁都到历来被认为是“正统”的洛阳。到这个时候,胡人和汉人又融合了一大截儿,谁是胡,谁是汉,也越来越搞不清了。北方的汉人士族也渐渐不再老惦记着南方,开始愿意为北方政权效力了。当时,王导丞相的六世孙王肃,避祸到北方,居然还给孝文帝做了尚书令呢。这说明了什么呢?“正朔”正在发生变化呀……不过,民族的进步,真是非常艰难,又充满了血腥的。孝文帝的改革是整个十六国、北朝时期,最成功的了,但它还是引起了很多的问题,那些边远地区的鲜卑人还很落后,结果一下子,汉化比较好的鲜卑人和这些守旧的鲜卑人就对立起来了,然后,就暴发了“六镇起义”。一个北魏,裂成了两半。
于是,大家又接着去“融合”,这个痛苦的“融合”完不成,这天下就太平不了。然后又过去了80多年,北周终于统一了北方,然后杨坚夺权,建立了“隋”。到这个时候,大家是真懒得再去分谁是胡,谁是汉了(其实想分也分不清了)。大方向是胡人基本汉化的差不多了,汉人呢,也接受了很多胡人的好东西。杨坚本人,就是个鲜卑化了的汉人。那么现在,这个“正朔”又在哪儿?已经再没人说,是在南方那个虚弱不堪的陈朝了。
10年后,杨坚就进行了统一战争,50万大军,八路齐进。一举灭了陈。对比来说,200年前的淝水之战虽然也有“统一”的成份,但主要还是民族入侵。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人说杨坚这是“侵略”战争了,毫无疑问,就是“统一”,因为双方也没太大的民族问题了,文化差异问题也基本不存在了。所以,这个战争的性质,也从“侵略”变成了“统一”。
(历时将近300年的“五胡乱华”,到了这时,是终于告一段落了。在我们的历史上,这是一段淌着血的岁月。先后有10余个少数民族,共1100万人融入了汉族。有些规模的战争,发生过300多次。无论是汉人,还是胡人,大家都为这个“融合”,付出了极其惨痛的代价。不过,让我们欣慰的是,历史仿佛总是这样——大乱之后,必有大治。经过隋朝的统一和短暂的过渡,我们终于等到了“大唐盛世”的来临。那样开放的政权,那样开放的文化,仿佛来得水到渠成……其实这硕果,也正是前人用鲜血浇灌出来的呀。)
这样大家就能够看到,这个“淝水之战”,在当时的历史大局中,到底是个什么位置。这样再回头来看,当时好多事儿的原因和结果,就显得更加清楚了。
那么到这里,苻坚的心思,我们就能看得明白了。
一个,他要得到汉人的支持;再一个,他急于树立一个“正朔”的地位。这样,才能解决他那个阶段根本没办法解决的——民族问题。那么,怎么样达到这两个目的?他找到了最直接的,但又最冒险的办法——进攻东晋。
进攻东晋,占领建康。他就能够得到东晋士族,那个时候,东晋士族是文化的至高点。这样,他就有了“正朔”。汉人们从此没有了国家,在他的安抚和宽容政策下,他们也会渐渐支持他。然后,那些胡人对他来说,就真的不算什么了。
应该说,苻坚的想法是有道理的。他不愿意接受,他这辈子只能扮演一个为历史过渡的角色,就处心积虑地想让这件事儿速成。其实他并不是狂妄自大,他是看清了大局势的。他也是在前秦的问题解决不了的情况下,出了这个险招儿。不过,他忽略了一件事儿,这就是,即便他攻下了建康,他就能很快得到汉人的支持吗?或者,他已经想到了这个问题,但就是非要去赌一把。
其实,这并不仅仅是一场战争的事儿啊,最根本的问题是,氐族有没有能力控制住整个中国。王猛认为没有,所以临死还劝他不要攻晋。设想,如果苻坚得胜后,但没能很快得到汉人的支持,甚至激起了他们的反抗呢?那会怎么样?那结局就会是:整个中国大地陷入全面的混战!在这里,田余庆先生曾总结说:“即令苻坚通过一次战役的胜利消灭了江左政权,也不过是把北方的民族动乱扩大到南方……”,也正是这个意思啊。
前秦和蒙古的对比
这里,我们来试着对比一下儿,同样是少数民族政权,氐人、蒙古人和满人,在起家时他们的处境到底有什么不同。满人的起家,跟蒙古人相似的地方多一些,所以,我们主要就说说氐人和蒙古人吧。
不可否认,无论是蒙古人,还是满人,人家都是先把民族问题解决得差不多干净了,才开始动心思对付汉人的。这时候的大后方已经基本稳定。把少数民族和汉民族关系这一个问题处理好了,就基本行了。但再看氐人呢?正像我们前面所说,苻坚不是不想处理,反倒是非常急于处理。只是在他那个时候,根本处理不了。
成吉思汗统一草原时,蒙古人也差不多100万人,但是,完全不同的是,成吉思汗要对付的力量,是分散在广阔的中亚草原上,我一个一个慢慢儿灭,再搭上他又爱屠城,嘿嘿,这真是根除问题的最好办法,蒙古铁骑所过之处,一片荒芜,当然也不会再有什么反抗力量了。回过头来看五胡,这时的黄河流域,就是一口锅,总共就这么大,锅里头是什么都有,一锅儿烩。而且四面都是缺口,还在不断地往里涌呢。就好像大家一下儿发现了一个大金矿,都跑这儿淘金来了。想一想,同样10个敌人,分散在天安门广场,你一人儿力气大,一个个去把他们干掉,就行了。可还是这10个人,堆在一间10平米的小屋里,你可怎么对付他们?你就想屠城灭族,都未必做得到。还没对付好这个呢,背后的明枪冷箭可就都上了。
所以,这就注定,苻坚扮演不了一个像成吉思汗那样的角色,历史没给他这个使命。在五胡当中,苻坚是一个有眼光,有气度的君主。不过他在北方的成功,也是建立在之前刘渊石勒慕容皝他们的成就之上,不能都归到他一个人头上。
我们常说:时事造英雄。你只有先顺应历史大势,然后在这个平台上有所作为,这样,历史也才会把你推上光辉的顶峰啊。“英雄”这个词儿,是历史和个人恰到好处地结合在一块儿的产物,不是哪个人从小立志当“英雄”,将来就一定能当成的噢。
第四章 天时*地利*人和
苻坚是打定了主意,铤而走险就铤而走险吧,不铤而走险,这个国家也没法儿弄。于是,他就正式把这事儿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这是公元382年的十月。他把大臣们都叫到太极殿,想听听他们的意思。结果,就开始了一场完全一边儿倒的讨论。前秦的朝臣们还是有见识啊,能想到的是都想到了。就是他们都不明白,苻坚不是想跟他们商量,就是想得到他们的支持。就把这个“讨论现场”大致摘录一下儿,就能看得比较明白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