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节(3 / 4)
决定和桓歆在一起之初,桓姚原本很担心,两人血缘太近,会生下畸形或者智障的后代。可随着近两年过去,这种担忧,却转化成了对于自己可能无法生育的焦虑。
她如今报了仇,心态平和了许多,对孩子也是有些盼望的。
调理身体也调理了两三年了,却还是没有消息。最近她一直在想,是不是她的身体底子实在太弱,六年前和司马昱成婚时服的那药太霸道,以至于彻底扼杀了她的生育能力。
习氏时不时会提一句孩子的事,倒没敢说给桓歆塞人的话。朝上也有各种风言风语,桓姚多少有所耳闻,无非就是让桓歆填充后宫,绵延子嗣,桓歆每次都拒绝地很坚决,还严令大臣不许议论他的私事。
作为桓姚最亲近的人,桓歆自然对她最近烦闷的情绪有所察觉。特别是过了年后的这几天,她常常一个人发呆,愁眉不展的样子,问她发生什么事了,也不肯说。
桓歆猜想着她是不是在宫里闷坏了,便在元宵节休了朝,一大早就带她出来散心。专门叫人打听了,这一天都有哪些地方热闹,白日里是城郊的慈姥庙,每年今日香火都最为鼎盛,附近还有庙会,晚上热闹的地方就属建康城里的灯会。
虽然他向来不想让桓姚去人多的地方,不过今日为了桓姚高兴,也还是暂时抛却了自己的喜好。提前叫人安排好了护驾事宜,正月十五一大早,便带着桓姚盛着一辆华丽舒适的牛车出了宫。
一路上,桓姚时不时看看窗外景色和行人,眉头倒是舒展些了。桓歆坐在她身边,也陪着她一起看,发现外头许多平民的妇人都佩戴着一种草编的蝉状饰品。桓歆想着也去给桓姚弄一个来,让她看看新鲜,便跟桓姚说了自己要出去一会儿,叫了随行的知春进来陪她,自己便去打听那草编蝉的事情去了。
桓歆因为自小在荆州长大,后来又一直在江州为官或边疆打仗,甚少回建康,是以不知道这里的习俗。这些草编蝉儿叫做“宜男蝉”,妇人正月十五佩戴宜男蝉,到慈姥庙求子,据说甚为灵验,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族都很相信。正因为如此,正月十五这一天,慈姆庙的香火才特别盛。
据说,夫婿亲手编织的宜男蝉更诚心,效果也更为灵验。桓歆便兴致勃勃地到路边寻了个卖宜男蝉的摊位,给了摊主一两银,跟着学起了编宜男蝉。
周围有不少买宜男蝉的妇人,看着如此气度不凡的男子来亲自为夫人学习编宜男蝉,都对那没露面的夫人艳羡不已,甚至有几个大胆的小娘子,在桓歆身边绕来绕去的,希望引起他的注意。
这位郎君虽然面上看着冷,却气度不凡,看他的穿戴,随从和马匹,也必定是极有身份的人,对他的夫人又如此体贴,倒是个良配。即便做不成正室,做个偏房也是值当的。
桓歆对周围这些人的目光视若不见,一心跟着摊主学编织方法。他本身就极为聪敏,不大一会儿便学会了,试了几次,终于编出一个像模像样的宜男蝉,小心翼翼地揣进袖袋里,骑上马绝尘而去。
追上桓姚的牛车,桓歆把马交给随从,进了牛车里头,让知春也出去了,然后才兴冲冲地从袖袋里拿出那个宜男蝉给桓姚献宝。
桓姚却兴致不高,只是懒懒地看了他一眼,这个东西在作为会稽王妃的那几年她就见识过了,宜男蝉,求子的。
“姚姚,这是我亲手做给你的,喜欢么?”
桓姚只是轻轻“嗯”了一声,桓歆又继续与她道:“听说由夫婿亲手做的,尤为灵验,说不得明年此时,我们的小儿便已经降生了。”
说到此处,他兴致高涨,似乎两人的孩子真的已经出生了一样,开始畅想:“姚姚,我们的小儿,我给他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唯爱,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母亲是我此生唯一至爱。你看可好?”
“你拿主意便是。” 这个时代的孩子大多是父亲或者祖父取名的,桓姚自己不太擅长这个,也不想越俎代庖,听着觉得桓歆取的名字也还过得去。
桓歆得了桓姚应允,便拍板定下了未来第一个孩子的名字,继续畅想,要几岁教他儿子读书习字,几岁教他习武,几岁带他旁听政务,倒是不亦乐乎。
桓姚见他越说越起兴,心情更加烦躁。看吧,他果然是想要孩子的。他也开始着急了,不然就不会送她宜男蝉,不会带她去慈姥庙上香求子了。
“姚姚,你看我们给小儿把宫室安置在何处合适?”桓歆又想出一个问题。
桓姚听他一路都在说儿子,心情更加不好,看来,他不仅是想要孩子,还重男轻女,当下话语中便泄露出了些情绪:“你就这样想要儿子?”
成婚这一两年来,随着桓姚对他越来越温柔体贴,他在桓姚面前心思便越来越不设防,有时候甚至跟个大孩子一样,真是越活越小了。
听桓姚问这话,立刻顺口接道:“自然,天下哪个男人不想要儿子。”他也有这个时代的男人喜欢儿子的通病。
话一出口,却发现桓姚已是蹙着眉头,这才惊觉失言,连忙补救道:“卿卿勿恼,只要是你为我生的,是儿固然好,女儿我也爱。”
桓姚却突然问:“我若生不了呢?”她一瞬不转眼地看着他,只见他先是皱了皱眉头,然后又陷入了沉思。
“姚姚,你最近就是在为此事烦恼?”桓歆这才找到了桓姚这些日子情绪不对劲的症结。
桓姚闷闷地没有回答他,这态度却算是默认了。
桓歆细一回想,他竟从来没对桓姚说过对于子嗣上头的安排,不由为自己的疏忽深感自责。 ↑返回顶部↑
她如今报了仇,心态平和了许多,对孩子也是有些盼望的。
调理身体也调理了两三年了,却还是没有消息。最近她一直在想,是不是她的身体底子实在太弱,六年前和司马昱成婚时服的那药太霸道,以至于彻底扼杀了她的生育能力。
习氏时不时会提一句孩子的事,倒没敢说给桓歆塞人的话。朝上也有各种风言风语,桓姚多少有所耳闻,无非就是让桓歆填充后宫,绵延子嗣,桓歆每次都拒绝地很坚决,还严令大臣不许议论他的私事。
作为桓姚最亲近的人,桓歆自然对她最近烦闷的情绪有所察觉。特别是过了年后的这几天,她常常一个人发呆,愁眉不展的样子,问她发生什么事了,也不肯说。
桓歆猜想着她是不是在宫里闷坏了,便在元宵节休了朝,一大早就带她出来散心。专门叫人打听了,这一天都有哪些地方热闹,白日里是城郊的慈姥庙,每年今日香火都最为鼎盛,附近还有庙会,晚上热闹的地方就属建康城里的灯会。
虽然他向来不想让桓姚去人多的地方,不过今日为了桓姚高兴,也还是暂时抛却了自己的喜好。提前叫人安排好了护驾事宜,正月十五一大早,便带着桓姚盛着一辆华丽舒适的牛车出了宫。
一路上,桓姚时不时看看窗外景色和行人,眉头倒是舒展些了。桓歆坐在她身边,也陪着她一起看,发现外头许多平民的妇人都佩戴着一种草编的蝉状饰品。桓歆想着也去给桓姚弄一个来,让她看看新鲜,便跟桓姚说了自己要出去一会儿,叫了随行的知春进来陪她,自己便去打听那草编蝉的事情去了。
桓歆因为自小在荆州长大,后来又一直在江州为官或边疆打仗,甚少回建康,是以不知道这里的习俗。这些草编蝉儿叫做“宜男蝉”,妇人正月十五佩戴宜男蝉,到慈姥庙求子,据说甚为灵验,不管是平民百姓还是达官贵族都很相信。正因为如此,正月十五这一天,慈姆庙的香火才特别盛。
据说,夫婿亲手编织的宜男蝉更诚心,效果也更为灵验。桓歆便兴致勃勃地到路边寻了个卖宜男蝉的摊位,给了摊主一两银,跟着学起了编宜男蝉。
周围有不少买宜男蝉的妇人,看着如此气度不凡的男子来亲自为夫人学习编宜男蝉,都对那没露面的夫人艳羡不已,甚至有几个大胆的小娘子,在桓歆身边绕来绕去的,希望引起他的注意。
这位郎君虽然面上看着冷,却气度不凡,看他的穿戴,随从和马匹,也必定是极有身份的人,对他的夫人又如此体贴,倒是个良配。即便做不成正室,做个偏房也是值当的。
桓歆对周围这些人的目光视若不见,一心跟着摊主学编织方法。他本身就极为聪敏,不大一会儿便学会了,试了几次,终于编出一个像模像样的宜男蝉,小心翼翼地揣进袖袋里,骑上马绝尘而去。
追上桓姚的牛车,桓歆把马交给随从,进了牛车里头,让知春也出去了,然后才兴冲冲地从袖袋里拿出那个宜男蝉给桓姚献宝。
桓姚却兴致不高,只是懒懒地看了他一眼,这个东西在作为会稽王妃的那几年她就见识过了,宜男蝉,求子的。
“姚姚,这是我亲手做给你的,喜欢么?”
桓姚只是轻轻“嗯”了一声,桓歆又继续与她道:“听说由夫婿亲手做的,尤为灵验,说不得明年此时,我们的小儿便已经降生了。”
说到此处,他兴致高涨,似乎两人的孩子真的已经出生了一样,开始畅想:“姚姚,我们的小儿,我给他的名字都想好了,就叫唯爱,让天下人都知道,他的母亲是我此生唯一至爱。你看可好?”
“你拿主意便是。” 这个时代的孩子大多是父亲或者祖父取名的,桓姚自己不太擅长这个,也不想越俎代庖,听着觉得桓歆取的名字也还过得去。
桓歆得了桓姚应允,便拍板定下了未来第一个孩子的名字,继续畅想,要几岁教他儿子读书习字,几岁教他习武,几岁带他旁听政务,倒是不亦乐乎。
桓姚见他越说越起兴,心情更加烦躁。看吧,他果然是想要孩子的。他也开始着急了,不然就不会送她宜男蝉,不会带她去慈姥庙上香求子了。
“姚姚,你看我们给小儿把宫室安置在何处合适?”桓歆又想出一个问题。
桓姚听他一路都在说儿子,心情更加不好,看来,他不仅是想要孩子,还重男轻女,当下话语中便泄露出了些情绪:“你就这样想要儿子?”
成婚这一两年来,随着桓姚对他越来越温柔体贴,他在桓姚面前心思便越来越不设防,有时候甚至跟个大孩子一样,真是越活越小了。
听桓姚问这话,立刻顺口接道:“自然,天下哪个男人不想要儿子。”他也有这个时代的男人喜欢儿子的通病。
话一出口,却发现桓姚已是蹙着眉头,这才惊觉失言,连忙补救道:“卿卿勿恼,只要是你为我生的,是儿固然好,女儿我也爱。”
桓姚却突然问:“我若生不了呢?”她一瞬不转眼地看着他,只见他先是皱了皱眉头,然后又陷入了沉思。
“姚姚,你最近就是在为此事烦恼?”桓歆这才找到了桓姚这些日子情绪不对劲的症结。
桓姚闷闷地没有回答他,这态度却算是默认了。
桓歆细一回想,他竟从来没对桓姚说过对于子嗣上头的安排,不由为自己的疏忽深感自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