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节(3 / 4)
一:“溃败”与“士气”
大家都知道,淝水之战秦军前线“溃败”,虽然这次“溃败”并不是“自溃”,但前秦军的确没有硬碰硬地跟人家进行交锋。有件事很值得注意,这就是,在古代战争中,“溃败”还是很常见的事。就说这个时代吧: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谢万,为将不得人心,也没军事才能,结果还没跟敌人打呢,一个退兵令下,兵士们居然就四散奔逃,15000人,没碰着敌人就弄了个全军覆没。亏得谢安事前替他一一拜访了手下将领,缓和了关系,不然那些将领就把谢万给杀了。
再比如前秦灭前燕那一战,王猛以6万人大败慕容评40万大军,实际上是先后歼灭15万,剩下那25万也是“溃败”。
还有淮南之战时,前秦进到三阿,谢安派毛安之领4万人驻扎堂邑,结果前秦2万骑兵进攻,毛安之也是“溃败”。
……
所以,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中,敌军“溃败”是经常发生的,可并不仅仅只有这一次啊。那么,何以会“溃败”,何以还没进行正面交锋,士兵们就开逃了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士气!有个流传很广的游戏《三国群英传》,那里面,如果你带的兵士气不及格的话,那么好,你一边儿打,士兵就一边儿逃跑,士气越低,逃得越快。其实正是这个意思。
淝水前线的最后“溃败”,“士气”虽然不是决定因素,但肯定也是不及格,也就是说,士兵们不愿意打仗,所以遇到打击就挺不住了。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儿呢?首先,苻融说得那几条很重要,一个频繁征战,士兵疲乏;另一个,淮南之战的惨败还留着阴影,秦军害怕北府兵。不过除了这些,还有一件事儿,也很值得注意:
按理说,这样大规模的国对国作战,对士兵们进行宣传煽动,那肯定是少不了的,更何况,这次战争还是“出师无名”。如果你是正义的,那士气自然就要高出一筹。可如果你不是正义的呢?可怎么办?那你就得大肆炫染,外加迷惑,至少得把自己弄成个“正义的”,你就算骗不了别人,也得先骗过自己的兵。
这一点,我们可以参照一下儿二战时的日本和德国。那宣传工作做得,弄得整个儿日本人和德国人,恨不得人人都认为,我们这哪儿是“侵略”啊,我们这是“替天行道”,我们要不进行这“圣战”,那才叫不正义呢。经过这一番精神鸦片的灌输,就算你士气值本来不怎么样,我也照样儿能把你鼓弄上来。但是,再回头瞧瞧我们前秦,这宣传煽动工作,就基本没做。至少史料里是找不着一点儿蛛丝马迹。
难道这苻坚就真的想不到这些?其实并不是这样。关键是,他这个宣传工作根本就没法儿做!他的国家里、军队里大部分都是汉人,他能大肆地叫嚣说,走,我带领你们去进行“圣战”,去消灭你们的国家!你们可要打起精神来!他要这么一说,本来这些汉人还能帮他运运粮呢,现在要不立即四散奔逃才怪。
民族问题真是渗透到了这个战争的每一个细节,让你根本无法解决。所以,最后前秦的“大军”,就只好垂头丧气地上了前线,去迎战人家一心要保家卫国、恨不能殒身不恤的北府兵。
二: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说到这里,我们就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了:
公元383年的秦晋战争,是一场前秦不可能取胜的战争。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苻坚的20多万氐族精锐(以骑兵为主),能不能攻下建康?答案是否定的呀。
我们来看看,大家常提到的几个偶然因素:
一个说法:淝水秦军溃败,是自己跑的,这是个偶然的胜利(其实这场战争并非“自溃”,这个我们后面会说到)。那么,就假设秦军士气高涨,一个也没有逃跑。
(其实这个说法儿有些不合理。因为“溃败”在古代战争中很常见,同样,王猛6万对慕容评40万时,一半儿也是“溃败”。任何“溃败”,都是统帅自己的原因,可不是什么“侥幸”。总不能说谢万弄丢了15000人,不是谢万的错吧。)
再一个说法:朱序临阵向谢石透露了秦军内情,没这个偶然,晋军也胜不了。那么就假设朱序没向谢石提供这个情报。晋军完全不知道秦军的布署。
如果这样,就没有常说的“偶然”了,那么再看这场战争。
这时,苻融的前锋军25万人中,苻坚已经派出了慕容垂和慕容暐的鲜卑兵,去对付桓冲。战后,慕容垂因为没有参加淝水之战,得以保全,一共3万人。那么这俩人就按一共5万计算,苻融这边就剩下了20万。然后,洛涧一战,刘牢之打败梁成的5万人,秦兵死了15000。就算剩下的秦军一个没逃,都归队去了(事实上不可能),那就是35000。那么这个前锋军,就成了18.5万。这个18.5万,就是苻坚跟谢玄夹淝水决战的总数。
这时候,谢石,谢玄,桓伊,谢琰共带了陆军水军8万人。桓伊的军队应该是他豫州的部下,主力还是谢玄的北府兵。
那么好,双方都士气高涨,然后硬碰硬地来。8万以北府兵为主的晋军,对18.5万前秦军,东晋有没有得胜的可能呢?淮南之战时,彭超、俱难14万大军,一路进逼,士气高涨吧,在三阿,谢玄是以3万北府兵,将彭超俱难杀退的。然后节节胜利,直到全歼秦军,如果按这个比例算的话,北府兵为什么不能得胜呢?
如果这样说,可能还不合理,那就再退一步,北府兵打不过这18.5万秦军,但以北府兵的士气和战斗力,还有谢玄谢琰不会退缩的精神(这一点淮南之战已经能看得很清楚。淝水之战时,谢琰还是第一次上阵,居然第一个表示要出来挑战秦军),就算失败,就算这几个人都死在了淝水战场,晋军全军覆没,那么,北府兵肯定也会对秦军造成沉重的打击。就算只消耗掉了那个8.5万的零头吧。
那这时前秦就剩下10万人了,这时,苻坚再调整,从淮河边的寿阳,进军到近600里以外的建康,兵临长江。我们比照淮南之战,秦军距广陵100里时,谢安在建康布防的事,那么苻坚这10万人进抵长江时,东晋的长江防线,就早已周密布好了。淮南之战时,谢安曾派毛虎生以5万人镇姑孰,毛安之以4万人屯堂邑,谢石带水军守长江。东晋保卫京师的的中央军不及西晋多,但还是能够补充一两万。
那么最后,东晋就会和前秦以相当或者稍弱的兵力,隔长江对峙。前秦以这10万不习水战的北人,怎么打这个“渡江战役”?东晋只要守住长江,不必出战,苻坚也一点儿办法也没有。而且,江南的流民和士族的荫庇人口,随时都可以补充兵力,越拖,东晋这边儿兵越多。
苻坚会不会动用他的中军呢?当然,如果淝水前秦打赢了,这些人也暂时不会跑。那就会出现什么情形呢?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日本人占领了东北,然后就征了几十万中国人当伪军,命令他们去进攻华北。这个仗可怎么打呢?在苻坚又不占多少优势的情况下,这些汉人要不临江倒戈,逃奔东晋,那就是怪事了。
所以说,公元383年的这场秦晋战争,前秦是没有获胜的可能的。如果获胜,只能是,谢安一开始就不准备跟他打,就认输。但只要不怕他,打起来,前秦就会失败啊。
从战役上说,最根本的问题,除了苻坚过于轻视东晋的军事力量外,更主要的,是出在了他这个60万的、汉人占了绝大多数的、不可能为他效力反倒有可能倒戈的中军上;再根本,就还是前秦的民族问题。所以,无论是陈寅恪先生,还是朱大渭、田余庆先生,在对淝水之战前秦的败因上,意见都完全一致,民族问题还没有解决,民族融合没有基本完成,这个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返回顶部↑
大家都知道,淝水之战秦军前线“溃败”,虽然这次“溃败”并不是“自溃”,但前秦军的确没有硬碰硬地跟人家进行交锋。有件事很值得注意,这就是,在古代战争中,“溃败”还是很常见的事。就说这个时代吧:
比如我们前面提到的谢万,为将不得人心,也没军事才能,结果还没跟敌人打呢,一个退兵令下,兵士们居然就四散奔逃,15000人,没碰着敌人就弄了个全军覆没。亏得谢安事前替他一一拜访了手下将领,缓和了关系,不然那些将领就把谢万给杀了。
再比如前秦灭前燕那一战,王猛以6万人大败慕容评40万大军,实际上是先后歼灭15万,剩下那25万也是“溃败”。
还有淮南之战时,前秦进到三阿,谢安派毛安之领4万人驻扎堂邑,结果前秦2万骑兵进攻,毛安之也是“溃败”。
……
所以,很多以少胜多的战役中,敌军“溃败”是经常发生的,可并不仅仅只有这一次啊。那么,何以会“溃败”,何以还没进行正面交锋,士兵们就开逃了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士气!有个流传很广的游戏《三国群英传》,那里面,如果你带的兵士气不及格的话,那么好,你一边儿打,士兵就一边儿逃跑,士气越低,逃得越快。其实正是这个意思。
淝水前线的最后“溃败”,“士气”虽然不是决定因素,但肯定也是不及格,也就是说,士兵们不愿意打仗,所以遇到打击就挺不住了。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儿呢?首先,苻融说得那几条很重要,一个频繁征战,士兵疲乏;另一个,淮南之战的惨败还留着阴影,秦军害怕北府兵。不过除了这些,还有一件事儿,也很值得注意:
按理说,这样大规模的国对国作战,对士兵们进行宣传煽动,那肯定是少不了的,更何况,这次战争还是“出师无名”。如果你是正义的,那士气自然就要高出一筹。可如果你不是正义的呢?可怎么办?那你就得大肆炫染,外加迷惑,至少得把自己弄成个“正义的”,你就算骗不了别人,也得先骗过自己的兵。
这一点,我们可以参照一下儿二战时的日本和德国。那宣传工作做得,弄得整个儿日本人和德国人,恨不得人人都认为,我们这哪儿是“侵略”啊,我们这是“替天行道”,我们要不进行这“圣战”,那才叫不正义呢。经过这一番精神鸦片的灌输,就算你士气值本来不怎么样,我也照样儿能把你鼓弄上来。但是,再回头瞧瞧我们前秦,这宣传煽动工作,就基本没做。至少史料里是找不着一点儿蛛丝马迹。
难道这苻坚就真的想不到这些?其实并不是这样。关键是,他这个宣传工作根本就没法儿做!他的国家里、军队里大部分都是汉人,他能大肆地叫嚣说,走,我带领你们去进行“圣战”,去消灭你们的国家!你们可要打起精神来!他要这么一说,本来这些汉人还能帮他运运粮呢,现在要不立即四散奔逃才怪。
民族问题真是渗透到了这个战争的每一个细节,让你根本无法解决。所以,最后前秦的“大军”,就只好垂头丧气地上了前线,去迎战人家一心要保家卫国、恨不能殒身不恤的北府兵。
二: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说到这里,我们就能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了:
公元383年的秦晋战争,是一场前秦不可能取胜的战争。
其实这个问题就是:苻坚的20多万氐族精锐(以骑兵为主),能不能攻下建康?答案是否定的呀。
我们来看看,大家常提到的几个偶然因素:
一个说法:淝水秦军溃败,是自己跑的,这是个偶然的胜利(其实这场战争并非“自溃”,这个我们后面会说到)。那么,就假设秦军士气高涨,一个也没有逃跑。
(其实这个说法儿有些不合理。因为“溃败”在古代战争中很常见,同样,王猛6万对慕容评40万时,一半儿也是“溃败”。任何“溃败”,都是统帅自己的原因,可不是什么“侥幸”。总不能说谢万弄丢了15000人,不是谢万的错吧。)
再一个说法:朱序临阵向谢石透露了秦军内情,没这个偶然,晋军也胜不了。那么就假设朱序没向谢石提供这个情报。晋军完全不知道秦军的布署。
如果这样,就没有常说的“偶然”了,那么再看这场战争。
这时,苻融的前锋军25万人中,苻坚已经派出了慕容垂和慕容暐的鲜卑兵,去对付桓冲。战后,慕容垂因为没有参加淝水之战,得以保全,一共3万人。那么这俩人就按一共5万计算,苻融这边就剩下了20万。然后,洛涧一战,刘牢之打败梁成的5万人,秦兵死了15000。就算剩下的秦军一个没逃,都归队去了(事实上不可能),那就是35000。那么这个前锋军,就成了18.5万。这个18.5万,就是苻坚跟谢玄夹淝水决战的总数。
这时候,谢石,谢玄,桓伊,谢琰共带了陆军水军8万人。桓伊的军队应该是他豫州的部下,主力还是谢玄的北府兵。
那么好,双方都士气高涨,然后硬碰硬地来。8万以北府兵为主的晋军,对18.5万前秦军,东晋有没有得胜的可能呢?淮南之战时,彭超、俱难14万大军,一路进逼,士气高涨吧,在三阿,谢玄是以3万北府兵,将彭超俱难杀退的。然后节节胜利,直到全歼秦军,如果按这个比例算的话,北府兵为什么不能得胜呢?
如果这样说,可能还不合理,那就再退一步,北府兵打不过这18.5万秦军,但以北府兵的士气和战斗力,还有谢玄谢琰不会退缩的精神(这一点淮南之战已经能看得很清楚。淝水之战时,谢琰还是第一次上阵,居然第一个表示要出来挑战秦军),就算失败,就算这几个人都死在了淝水战场,晋军全军覆没,那么,北府兵肯定也会对秦军造成沉重的打击。就算只消耗掉了那个8.5万的零头吧。
那这时前秦就剩下10万人了,这时,苻坚再调整,从淮河边的寿阳,进军到近600里以外的建康,兵临长江。我们比照淮南之战,秦军距广陵100里时,谢安在建康布防的事,那么苻坚这10万人进抵长江时,东晋的长江防线,就早已周密布好了。淮南之战时,谢安曾派毛虎生以5万人镇姑孰,毛安之以4万人屯堂邑,谢石带水军守长江。东晋保卫京师的的中央军不及西晋多,但还是能够补充一两万。
那么最后,东晋就会和前秦以相当或者稍弱的兵力,隔长江对峙。前秦以这10万不习水战的北人,怎么打这个“渡江战役”?东晋只要守住长江,不必出战,苻坚也一点儿办法也没有。而且,江南的流民和士族的荫庇人口,随时都可以补充兵力,越拖,东晋这边儿兵越多。
苻坚会不会动用他的中军呢?当然,如果淝水前秦打赢了,这些人也暂时不会跑。那就会出现什么情形呢?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日本人占领了东北,然后就征了几十万中国人当伪军,命令他们去进攻华北。这个仗可怎么打呢?在苻坚又不占多少优势的情况下,这些汉人要不临江倒戈,逃奔东晋,那就是怪事了。
所以说,公元383年的这场秦晋战争,前秦是没有获胜的可能的。如果获胜,只能是,谢安一开始就不准备跟他打,就认输。但只要不怕他,打起来,前秦就会失败啊。
从战役上说,最根本的问题,除了苻坚过于轻视东晋的军事力量外,更主要的,是出在了他这个60万的、汉人占了绝大多数的、不可能为他效力反倒有可能倒戈的中军上;再根本,就还是前秦的民族问题。所以,无论是陈寅恪先生,还是朱大渭、田余庆先生,在对淝水之战前秦的败因上,意见都完全一致,民族问题还没有解决,民族融合没有基本完成,这个失败是必然的结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