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朱元璋克定远攻占滁州 郭子兴(3 / 7)
臂张弩是靠臂力拉弦开弓的一种特殊弓,主要由弩臂、弩gong、弓弦和弩机等部分组成。弩的开弓装箭时间比普通弓长很多,但是射程远,命中率高,杀伤力很强。它对使用者的要求也比较低,是古代一种大威力的远程杀伤武器。
六月辛卯朔日(初一),张士诚的部队攻占了扬州。
六月丙申日(初六),元廷中书省平章政事(从一品)达实特穆尔奉旨率兵讨伐张士诚,结果战败。
扬州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枢纽,又是江南的门户。元顺帝妥欢帖睦尔不甘心,下诏命江浙行省参知政事(从二品)佛嘉律会同达实特穆尔再次进兵讨伐。最后收复扬州。
六月己酉(十九)日,赵均用率部攻克泗州盱眙县(今属江苏)。
第二天庚戌(二十)日,彭早住之子率部攻占泗州(今江苏泗洪县)。遂与孙德崖、赵均用分道扬镳。濠州城只剩下孙德崖等四帅和郭子兴。
在定远,朱元璋依靠冯氏兄弟、刘英等人,使军需事务、民政事务趋于正常,社会安定有序,为攻取滁州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1354年秋七月,朱元璋留费聚、郭兴七千人马镇守定远,率汤和、花云、徐达三支部队15000多将士和吴良的机动部队南下攻取滁州。冯国用、冯国胜带领3000亲军押送粮草殿后。每支队伍都高举一面缝有金色“朱”字的红旗。
他命花云所部为前军,作为先头部队开路。此时的花小将,尽管脸黑,却打扮秀美——头戴红色花状巾,发髻的罩巾扎成花瓣形,巾角斜分两边;身穿绛色对襟战袍,上覆麻织姜黄披肩;腰系一条黄丝绦,打了个蝴蝶结;足穿一双轻便密实棕鞋,内著白布袜,裤脚缠了数道姜黄绑腿带。
真可谓:一两棕鞋八尺藤,踏遍江北又金陵。跟随元璋打天下,花巾棕鞋淮西行。
朱氏红军途经岱山湖西侧的烟笼山时,突然和一支土匪队伍遭遇,双方都很意外,停止前进。这时两旁没有其它道路可走,谁调头后退,谁就会被对方追杀,生死难卜。
狭路相逢勇者胜。花云左手持枪、右手握剑,跃马独自冲向匪军。他边冲边喊:“想活的避开!”
前面正中的土匪头领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惊呆了,还没有反映过来,花云一剑砍开他的脖子,鲜血四溅。这个头领眨眼之间倒下了马,后面的土匪大惊失色,纷纷闪开。躲避不及的,接二连三倒在花云的剑枪之下。
后来,有一土匪头领提到此事说:那个黑脸将军实在厉害!不可阻挡。
看见土匪头领被砍下马,偏将郑遇霖立刻大喊一声“跟我冲”,率领士兵跟随花云一路冲杀过去。惊慌失措的土匪们吓得纷纷钻进路旁的树林草丛,让开了道路。
晌午,朱氏红军在滁州西北的大柳村休息、吃了午饭。傍晚到达滁州城西约30里的珠龙桥乡(今珠龙镇)后,安营扎寨。在一圈高低起伏的栅栏内,绿色的山丘草地上,展现出几座白色的圆形穹顶帐篷。这是缴获定远元军的,一座是朱元璋和冯国用居住,一座给亲军卫队居住,其余给镇抚及随从使用。还有一大片青蓝色三角形帐篷,是新做的。
第二天,朱元璋接到行营门卫报告,有一个自称里正的人带着一头杀好的肥猪和几罐酒求见。
朱元璋走到营门一看:来者三十多岁,头发梳的溜滑齐整,发髻裹一条青丝逍遥巾;身穿青色斜襟长褂,脚穿青色圆头布鞋。儒雅可亲,神情谦卑。
来者也打量了朱元璋,见他一副将军装束——头戴红色雷巾1,身穿柳叶甲战袍,裹一件绯色丝罗悍腰,外加一件淡蓝色小杂花袍肚;腰系棕红镶贴乌犀笏头革带,脚蹬棕黄牛皮靴。
这套服装原是定远县蒙人达鲁花赤的。朱元璋长得高大,一穿正合适。他象郭子兴一样,也不喜欢元将的头盔,没有要。
来者已经打听了首领的姓名、职务,见了朱元璋,拱手施礼,自报家门道:“将军阁下,小人李善长,珠龙桥乡龙福里里正2。”
李善长,生一张椭圆脸,略瘦。长一双武明眉——弯长有角,极为清秀,居额(眉骨)过目,不散不乱,眉伏五彩3。眉下嵌一双睡凤眼。印堂宽度适中,下卧一只胡羊鼻——山根微低有气势,年寿丰而不露骨,准头圆尖微下,兰台、廷尉分明,法令(鼻翼侧部)清正,鼻大而正。上唇蓄有长须。
古代面相学认为:武明眉主使聪明能干,富贵之相,得美贤之妻,生贵子。睡凤眼主使温柔、正直、富贵。胡羊鼻者为人精明能干,白手大发,妻荣子贵,万般达成,应是先军后政之相,大富大贵。
朱元璋见李里正长相、气质不俗,便把他请到圆形大帐内,坐下交谈。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县(今属安徽)珠龙桥乡人。家庭尚可,少年时读过私塾,遵循家训,温良恭俭让。人很聪明,会计划,策划的事多数都能完成。
朱元璋有意考察他,问道:“当今四方都有战争,何时才能平定?”
李善长带着奉承答道:“秦末大乱,汉高祖以布衣之身起事,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喜欢杀人,五年成就了帝业。今日元朝纲纪已经混乱,天下土崩瓦解。朱公生于泗州,距沛县不远,其山川有王者之气,朱公应当接受。如果效法汉高祖的所作所为,不愁平定天下。”
朱元璋听了,心里很舒服,拱手说道:“受教了!”
接着,请他留下。李善长虽然大朱元璋10岁,但是看出这个后生胸有大志,且能从善如流,就欣然答应。于是,朱元璋请他暂时担任掌书记一职。
打下滁州后,朱元璋任命李善长为幕府参谋,参与军机谋划,并主管军需粮饷。 ↑返回顶部↑
六月辛卯朔日(初一),张士诚的部队攻占了扬州。
六月丙申日(初六),元廷中书省平章政事(从一品)达实特穆尔奉旨率兵讨伐张士诚,结果战败。
扬州是京杭大运河的一个枢纽,又是江南的门户。元顺帝妥欢帖睦尔不甘心,下诏命江浙行省参知政事(从二品)佛嘉律会同达实特穆尔再次进兵讨伐。最后收复扬州。
六月己酉(十九)日,赵均用率部攻克泗州盱眙县(今属江苏)。
第二天庚戌(二十)日,彭早住之子率部攻占泗州(今江苏泗洪县)。遂与孙德崖、赵均用分道扬镳。濠州城只剩下孙德崖等四帅和郭子兴。
在定远,朱元璋依靠冯氏兄弟、刘英等人,使军需事务、民政事务趋于正常,社会安定有序,为攻取滁州做好了各项准备工作。
1354年秋七月,朱元璋留费聚、郭兴七千人马镇守定远,率汤和、花云、徐达三支部队15000多将士和吴良的机动部队南下攻取滁州。冯国用、冯国胜带领3000亲军押送粮草殿后。每支队伍都高举一面缝有金色“朱”字的红旗。
他命花云所部为前军,作为先头部队开路。此时的花小将,尽管脸黑,却打扮秀美——头戴红色花状巾,发髻的罩巾扎成花瓣形,巾角斜分两边;身穿绛色对襟战袍,上覆麻织姜黄披肩;腰系一条黄丝绦,打了个蝴蝶结;足穿一双轻便密实棕鞋,内著白布袜,裤脚缠了数道姜黄绑腿带。
真可谓:一两棕鞋八尺藤,踏遍江北又金陵。跟随元璋打天下,花巾棕鞋淮西行。
朱氏红军途经岱山湖西侧的烟笼山时,突然和一支土匪队伍遭遇,双方都很意外,停止前进。这时两旁没有其它道路可走,谁调头后退,谁就会被对方追杀,生死难卜。
狭路相逢勇者胜。花云左手持枪、右手握剑,跃马独自冲向匪军。他边冲边喊:“想活的避开!”
前面正中的土匪头领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惊呆了,还没有反映过来,花云一剑砍开他的脖子,鲜血四溅。这个头领眨眼之间倒下了马,后面的土匪大惊失色,纷纷闪开。躲避不及的,接二连三倒在花云的剑枪之下。
后来,有一土匪头领提到此事说:那个黑脸将军实在厉害!不可阻挡。
看见土匪头领被砍下马,偏将郑遇霖立刻大喊一声“跟我冲”,率领士兵跟随花云一路冲杀过去。惊慌失措的土匪们吓得纷纷钻进路旁的树林草丛,让开了道路。
晌午,朱氏红军在滁州西北的大柳村休息、吃了午饭。傍晚到达滁州城西约30里的珠龙桥乡(今珠龙镇)后,安营扎寨。在一圈高低起伏的栅栏内,绿色的山丘草地上,展现出几座白色的圆形穹顶帐篷。这是缴获定远元军的,一座是朱元璋和冯国用居住,一座给亲军卫队居住,其余给镇抚及随从使用。还有一大片青蓝色三角形帐篷,是新做的。
第二天,朱元璋接到行营门卫报告,有一个自称里正的人带着一头杀好的肥猪和几罐酒求见。
朱元璋走到营门一看:来者三十多岁,头发梳的溜滑齐整,发髻裹一条青丝逍遥巾;身穿青色斜襟长褂,脚穿青色圆头布鞋。儒雅可亲,神情谦卑。
来者也打量了朱元璋,见他一副将军装束——头戴红色雷巾1,身穿柳叶甲战袍,裹一件绯色丝罗悍腰,外加一件淡蓝色小杂花袍肚;腰系棕红镶贴乌犀笏头革带,脚蹬棕黄牛皮靴。
这套服装原是定远县蒙人达鲁花赤的。朱元璋长得高大,一穿正合适。他象郭子兴一样,也不喜欢元将的头盔,没有要。
来者已经打听了首领的姓名、职务,见了朱元璋,拱手施礼,自报家门道:“将军阁下,小人李善长,珠龙桥乡龙福里里正2。”
李善长,生一张椭圆脸,略瘦。长一双武明眉——弯长有角,极为清秀,居额(眉骨)过目,不散不乱,眉伏五彩3。眉下嵌一双睡凤眼。印堂宽度适中,下卧一只胡羊鼻——山根微低有气势,年寿丰而不露骨,准头圆尖微下,兰台、廷尉分明,法令(鼻翼侧部)清正,鼻大而正。上唇蓄有长须。
古代面相学认为:武明眉主使聪明能干,富贵之相,得美贤之妻,生贵子。睡凤眼主使温柔、正直、富贵。胡羊鼻者为人精明能干,白手大发,妻荣子贵,万般达成,应是先军后政之相,大富大贵。
朱元璋见李里正长相、气质不俗,便把他请到圆形大帐内,坐下交谈。
李善长(1314年—1390年),字百室,濠州定远县(今属安徽)珠龙桥乡人。家庭尚可,少年时读过私塾,遵循家训,温良恭俭让。人很聪明,会计划,策划的事多数都能完成。
朱元璋有意考察他,问道:“当今四方都有战争,何时才能平定?”
李善长带着奉承答道:“秦末大乱,汉高祖以布衣之身起事,豁达大度,知人善任,不喜欢杀人,五年成就了帝业。今日元朝纲纪已经混乱,天下土崩瓦解。朱公生于泗州,距沛县不远,其山川有王者之气,朱公应当接受。如果效法汉高祖的所作所为,不愁平定天下。”
朱元璋听了,心里很舒服,拱手说道:“受教了!”
接着,请他留下。李善长虽然大朱元璋10岁,但是看出这个后生胸有大志,且能从善如流,就欣然答应。于是,朱元璋请他暂时担任掌书记一职。
打下滁州后,朱元璋任命李善长为幕府参谋,参与军机谋划,并主管军需粮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