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 3)
况且小学门口的小卖部简直是销金窟,永远有更漂亮的笔,更好看的本子……她觉得向家长开口要钱是一种极大的心理负担,于是就这样将手隐秘地、悄悄地伸了出去。她现在还记得邢文易那件皮夹克内衬的手感,也记得钱上的油墨味。她用二十块钱买了一瓶阿萨姆、两期漫画杂志,一支粉色的自动铅笔、一块橡皮擦。
只要试过一次,就再也无法回头。偷窃打开了充满诱惑的潘多拉魔盒,她逐渐觉得她有这方面的所谓“天赋”,玉知故技重施,在爷爷午睡时偷了五块。此后,她爱上了在同学面前拿出需要找零的纸钞的感觉,只要有了钱,那些看不起她的人就会转变态度,狗腿地向她借阅漫画。
她无师自通地领悟,想要获得东西,甚至可以不花钱。之后就是在文具店、小卖部的犯案。十次偷窃的战利品,足够填充半个抽屉。
那时恰逢邢文易买了轿车,公立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有好些学生家里并不富裕,而钢厂效益好,邢文易薪资水涨船高,邢玉知走向他的新车时,耳边都能捕捉到同学的窃窃私语,无非是说邢玉知家条件还不错嘛。小孩也不认得牌子,崭新的轿车,就算不是宝马也足够唬人了。可就是这样天真的、墙头草一样不饰伪的势利,才最扎人心。
她交代清楚以后,反而松了一口气。可是她依然忐忑,等待邢文易给出的判决。
邢文易:“你还记得那么清楚,说明你心里也不舒服。”
她迟疑着,点了点头。
“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就是忍不住,等到我把它们摸到手里的时候,我的脑子好像空白了一样……”
“其实你知道这是错的,你也知道你不该这样。”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玉知抬起脸来看着他,脸上是焦急和慌张。
“爷爷奶奶平时没给你钱买东西吗?”
“……没有,很少,一二年级的时候,有时候给五毛或者一块,三年级奶奶去世以后我就不好意思要了,他们也没给过。”
“所以你是没有钱花,才想要,是不是?那爸爸每个星期给你的零用钱呢?”
“很快就用完了……”邢玉知两只手捏在一起:“同学过生日要送东西,班里要交钱,水费,本子钱,有时候笔写完了……钱一下就没有了。”
她慌慌张张,又开始道歉。最后伤心起来:“……没有钱,没人和我玩。”
邢文易内心不免又震惊又心痛,想了想的确,孩子之间最爱霸凌孤立,并不是小学的孩子就不懂这些心机!他心里也乱糟糟的,总不能把父母挖出来质问他每个月给的钱为什么不分给孩子一点拿去零用;又恨自己不够关注她,忙起来半个月一个月的也见不上一次。
可真有这么累么?他有时候也想孩子,半夜从西厂房往回赶,路过父母家,还要偷偷开门进去看了一眼熟睡的玉知。他爹还以为家里进贼,差点一钢棍就往他背上抽了。但是有时候累的不行,只想休息,也就来不及顾孩子,只能多发点钱过去。现在想来,哪怕累死也该爬去看看孩子。
他问:“你算过一个星期要多少钱没有?你要多少零花钱,自己列个表给我,我每周给你发一次,你自己计划开支。以后要什么和我说,不准偷,也不准我想不到就自己怄气,听见了吗?以前和爷爷奶奶过,是因为我太忙了顾不上你,现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你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有什么需要,一定要开口提,你不说,我的确想不到那么多方方面面,这也是我做得不好。”
不等玉知应答,邢文易的手机就响起来。他看了一眼,显然是催他回去工作的。他皱了皱眉,也想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大一个厂少了一个人就转不了了似的。他只能说自己要去单位了,拿着帕子把玉知的脸仔细擦干了一遍,走到门口穿上鞋,突然记起来,回头说:“记得吃饭。”才开门离去。
玉知的脸被冰块冻得都麻了,门锁落下那一瞬她忽然惊醒,猛一哆嗦,一包冰都坠落在地上。她跪在地上伸手捡冰,最后一块掉在柜子底下,她趴到脸贴地,手指才够着。
可是她没把冰捞出来,就那样趴着,脸颊贴着地板。好久好久,都没起来。直到她的哭声逐渐从喉头破茧,幼小的心上的积年的阴霾和乌云都消散不见。
-
大家好这是第二章!
儿童偷窃是我之前刷帖看见的讨论话题,之后仔细地思考了一下。
儿童的偷窃行为大多属于精神需求,真正的病态偷窃症极为罕见的。这说明只要通过干预,孩子偷窃一般是可矫正的。
缺乏关注、关爱是儿童偷窃的主要原因。家长长期压抑孩子的物质需求,也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不配得感,从而进行偷窃来满足物欲。
儿童偷窃初期发现时就应该加以矫正,明白孩子的动机,通过温和的干预手法培养道德感、边界感,明白所有权观念,同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双重需求。早矫正早纠错,才能防止酿成大祸。
很多人长大以后反而变得非常正义,并不会走偏,应该以科学和包容的心态来对待。不过如果到了初高中阶段还有这种行为,就要严肃重视起来了。
这里邢爸的做法是:先明确不惩罚,希望沟通;然后诱导询问,找出原因;想出解决办法(给钱,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想清楚自己究竟需要多少钱);匆匆离场虽然是迫不得已,但是玉知的确有了很长的时间用来思考和平复心情,她算是比较高自尊,如果爹这个时候抓着她思修课她肯定会受不住。
邢文易其实也不太知道怎么处理,稀里糊涂,但是感觉又做得还行。这就是他的草台班子人生,虽然是乱写乱拼的,但是程序能跑机器也能运转。这个阶段他三十多一点,还不是特别稳重聪明。钢厂是一个心机相对不那么重的工作环境,对着器械做事和对人是有很大区别的。之后他彻底适应文职了肯定会不一样。 ↑返回顶部↑
只要试过一次,就再也无法回头。偷窃打开了充满诱惑的潘多拉魔盒,她逐渐觉得她有这方面的所谓“天赋”,玉知故技重施,在爷爷午睡时偷了五块。此后,她爱上了在同学面前拿出需要找零的纸钞的感觉,只要有了钱,那些看不起她的人就会转变态度,狗腿地向她借阅漫画。
她无师自通地领悟,想要获得东西,甚至可以不花钱。之后就是在文具店、小卖部的犯案。十次偷窃的战利品,足够填充半个抽屉。
那时恰逢邢文易买了轿车,公立学校生源质量参差不齐,有好些学生家里并不富裕,而钢厂效益好,邢文易薪资水涨船高,邢玉知走向他的新车时,耳边都能捕捉到同学的窃窃私语,无非是说邢玉知家条件还不错嘛。小孩也不认得牌子,崭新的轿车,就算不是宝马也足够唬人了。可就是这样天真的、墙头草一样不饰伪的势利,才最扎人心。
她交代清楚以后,反而松了一口气。可是她依然忐忑,等待邢文易给出的判决。
邢文易:“你还记得那么清楚,说明你心里也不舒服。”
她迟疑着,点了点头。
“但是,我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我就是忍不住,等到我把它们摸到手里的时候,我的脑子好像空白了一样……”
“其实你知道这是错的,你也知道你不该这样。”
“我错了,我真的错了!”玉知抬起脸来看着他,脸上是焦急和慌张。
“爷爷奶奶平时没给你钱买东西吗?”
“……没有,很少,一二年级的时候,有时候给五毛或者一块,三年级奶奶去世以后我就不好意思要了,他们也没给过。”
“所以你是没有钱花,才想要,是不是?那爸爸每个星期给你的零用钱呢?”
“很快就用完了……”邢玉知两只手捏在一起:“同学过生日要送东西,班里要交钱,水费,本子钱,有时候笔写完了……钱一下就没有了。”
她慌慌张张,又开始道歉。最后伤心起来:“……没有钱,没人和我玩。”
邢文易内心不免又震惊又心痛,想了想的确,孩子之间最爱霸凌孤立,并不是小学的孩子就不懂这些心机!他心里也乱糟糟的,总不能把父母挖出来质问他每个月给的钱为什么不分给孩子一点拿去零用;又恨自己不够关注她,忙起来半个月一个月的也见不上一次。
可真有这么累么?他有时候也想孩子,半夜从西厂房往回赶,路过父母家,还要偷偷开门进去看了一眼熟睡的玉知。他爹还以为家里进贼,差点一钢棍就往他背上抽了。但是有时候累的不行,只想休息,也就来不及顾孩子,只能多发点钱过去。现在想来,哪怕累死也该爬去看看孩子。
他问:“你算过一个星期要多少钱没有?你要多少零花钱,自己列个表给我,我每周给你发一次,你自己计划开支。以后要什么和我说,不准偷,也不准我想不到就自己怄气,听见了吗?以前和爷爷奶奶过,是因为我太忙了顾不上你,现在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你要学会自己照顾自己,有什么需要,一定要开口提,你不说,我的确想不到那么多方方面面,这也是我做得不好。”
不等玉知应答,邢文易的手机就响起来。他看了一眼,显然是催他回去工作的。他皱了皱眉,也想不清楚为什么这么大一个厂少了一个人就转不了了似的。他只能说自己要去单位了,拿着帕子把玉知的脸仔细擦干了一遍,走到门口穿上鞋,突然记起来,回头说:“记得吃饭。”才开门离去。
玉知的脸被冰块冻得都麻了,门锁落下那一瞬她忽然惊醒,猛一哆嗦,一包冰都坠落在地上。她跪在地上伸手捡冰,最后一块掉在柜子底下,她趴到脸贴地,手指才够着。
可是她没把冰捞出来,就那样趴着,脸颊贴着地板。好久好久,都没起来。直到她的哭声逐渐从喉头破茧,幼小的心上的积年的阴霾和乌云都消散不见。
-
大家好这是第二章!
儿童偷窃是我之前刷帖看见的讨论话题,之后仔细地思考了一下。
儿童的偷窃行为大多属于精神需求,真正的病态偷窃症极为罕见的。这说明只要通过干预,孩子偷窃一般是可矫正的。
缺乏关注、关爱是儿童偷窃的主要原因。家长长期压抑孩子的物质需求,也会导致孩子产生自卑、不配得感,从而进行偷窃来满足物欲。
儿童偷窃初期发现时就应该加以矫正,明白孩子的动机,通过温和的干预手法培养道德感、边界感,明白所有权观念,同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双重需求。早矫正早纠错,才能防止酿成大祸。
很多人长大以后反而变得非常正义,并不会走偏,应该以科学和包容的心态来对待。不过如果到了初高中阶段还有这种行为,就要严肃重视起来了。
这里邢爸的做法是:先明确不惩罚,希望沟通;然后诱导询问,找出原因;想出解决办法(给钱,同时更重要的是,让孩子想清楚自己究竟需要多少钱);匆匆离场虽然是迫不得已,但是玉知的确有了很长的时间用来思考和平复心情,她算是比较高自尊,如果爹这个时候抓着她思修课她肯定会受不住。
邢文易其实也不太知道怎么处理,稀里糊涂,但是感觉又做得还行。这就是他的草台班子人生,虽然是乱写乱拼的,但是程序能跑机器也能运转。这个阶段他三十多一点,还不是特别稳重聪明。钢厂是一个心机相对不那么重的工作环境,对着器械做事和对人是有很大区别的。之后他彻底适应文职了肯定会不一样。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