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节(3 / 4)
搭档:“so,虽然她家族中那些碎嘴的亲戚并没有直接对她造成什么严重的心理影响——毕竟那些言论的针对性更偏向于她的父母,但是她母亲对她的告诫却真实而确凿地影响到她的心理。加上之前她曾经亲历过父母的争吵以及争吵内容,进一步强化了记忆中父母因她而起的冲突。也就是在那时候,她完全而彻底地确定了‘我是被嫌弃的’这个想法。”
我:“嗯……是这样,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扭曲印象直接影响到了她现在的行为本身?”
搭档站起身去倒了杯水:“不,就算是这样也还没什么,直到最后一根稻草出现。”
我:“哪个?”
搭档:“你忘了?她是20岁左右才产生这种行为的,为什么?因为她刚刚描述过,在自己20岁左右,某次父母争吵的时候又带出那个话题了。不过我相信他父母之所以提到这个该死的话题,其实只是因为日常琐事而发生争执,翻出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罢了,并非针对她。但不凑巧的是,这次并非针对她的争吵恰好让她听到了,并且从潜意识层面唤醒了童年的记忆,同时也进一步把那个扭曲的印象强化了。这个,就是真正导致她行为、嗜好异常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也正是从那个年龄起,她又在重复执行着母亲的命令:‘隐藏自己’,把周边都弄成黑色模拟黑暗,穿黑色的衣服,甚至打算染黑皮肤来溶于黑暗之中……借此来消除存在感。”
我:“嗯……是这样……不过,还有一点我不明白。”
搭档:“什么?”
我:“关于梦游的问题……也许不是梦游……为什么她最近一两年才开始有那种情况呢?为什么之前没有过呢?”
搭档:“因为环境和身份的转换。”
我:“嗯?我不懂。”
搭档耐心地跟我解释:“是这样,有几个小细节你应该记得:在提到她未婚夫的时候,她用的是‘男朋友’这个词,对吧?为什么呢?我认为这并不是语言习惯或者尚未适应的问题,而是因为她对婚姻有间接的抵触——结婚对女人来说还意味着不久之后的生育。她隐隐地担心假如自己生了个女孩,会不会面临当初父母所面临的问题?要知道,这个是无法控制和掌握的。正因如此,这种来自于潜意识的、对于未来担忧的压力也表象化了,所以她才表现出那种类似于梦游的现象。我们来看一下梦游的内容就清楚了:执行‘躲起来’的命令。不过,这个躲藏的动机又不同于前面的‘消除存在感’,这个躲藏的含义是‘逃避婚姻的现实,这样就不会面临生育,不会面临父母曾有的压力’,对吧?实际上,我们都清楚那不是梦游,她自己也承认了,发生的时候并非是在她睡着的时候,也不是在她清醒的时候,而是在半睡半醒的时候……”
我:“对,那种状态其实正是入睡前意识和潜意识交替的时候。”
搭档:“没错,这个所谓的‘梦游’只不过是她的潜意识直接指导了她的行为罢了。”
我:“喔……情况稍微有点儿复杂……那我们怎么解决她的问题?”
搭档:“你觉得暗示性催眠可以吗?那是你的领域,你有判断力。”
我认真地想了一会儿:“恐怕不行,治标不治本,这只是掩盖住了而已,不够彻底。”
“嗯……”他点点头,“那,谈话疗法?”
我:“谈话疗法……貌似可以……不过不能确定周期和效果,有点儿被动,每个人每天的情绪都是会改变的。”
搭档皱着眉:“说得对……还真是……那什么方法适合她呢?”
我:“我倒是有个建议。”
搭档:“说说看。”
我:“问题从哪儿出,就从哪儿解决。”
搭档把杯子停在唇边,想了一会儿:“让她父母介入?”
我:“包括她未婚夫。”
搭档:“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吗?”
我:“如果不这么做,可能会导致异常行为扩大化——因拒绝生育就干脆拒绝结婚?有这种可能性吧?所以……”
搭档:“明白了,你说得没错……那这样,明天我就联系一下她未婚夫,把情况彻底说明。通过他来找我们想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放弃这点看,就足以证明他应该是愿意配合的……至于女孩的父母那方面,也由他未婚夫来帮忙沟通好了,这样咱们会轻松得多。”
我:“好,那就这么定下来吧……”我终于松了口气,“……话说,有日子没看你这么认真过了。”
搭档放下杯子,伸了个懒腰:“我一向都很认真。”
我:“没觉得……” ↑返回顶部↑
我:“嗯……是这样,也就是说那时候的扭曲印象直接影响到了她现在的行为本身?”
搭档站起身去倒了杯水:“不,就算是这样也还没什么,直到最后一根稻草出现。”
我:“哪个?”
搭档:“你忘了?她是20岁左右才产生这种行为的,为什么?因为她刚刚描述过,在自己20岁左右,某次父母争吵的时候又带出那个话题了。不过我相信他父母之所以提到这个该死的话题,其实只是因为日常琐事而发生争执,翻出那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情罢了,并非针对她。但不凑巧的是,这次并非针对她的争吵恰好让她听到了,并且从潜意识层面唤醒了童年的记忆,同时也进一步把那个扭曲的印象强化了。这个,就是真正导致她行为、嗜好异常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也正是从那个年龄起,她又在重复执行着母亲的命令:‘隐藏自己’,把周边都弄成黑色模拟黑暗,穿黑色的衣服,甚至打算染黑皮肤来溶于黑暗之中……借此来消除存在感。”
我:“嗯……是这样……不过,还有一点我不明白。”
搭档:“什么?”
我:“关于梦游的问题……也许不是梦游……为什么她最近一两年才开始有那种情况呢?为什么之前没有过呢?”
搭档:“因为环境和身份的转换。”
我:“嗯?我不懂。”
搭档耐心地跟我解释:“是这样,有几个小细节你应该记得:在提到她未婚夫的时候,她用的是‘男朋友’这个词,对吧?为什么呢?我认为这并不是语言习惯或者尚未适应的问题,而是因为她对婚姻有间接的抵触——结婚对女人来说还意味着不久之后的生育。她隐隐地担心假如自己生了个女孩,会不会面临当初父母所面临的问题?要知道,这个是无法控制和掌握的。正因如此,这种来自于潜意识的、对于未来担忧的压力也表象化了,所以她才表现出那种类似于梦游的现象。我们来看一下梦游的内容就清楚了:执行‘躲起来’的命令。不过,这个躲藏的动机又不同于前面的‘消除存在感’,这个躲藏的含义是‘逃避婚姻的现实,这样就不会面临生育,不会面临父母曾有的压力’,对吧?实际上,我们都清楚那不是梦游,她自己也承认了,发生的时候并非是在她睡着的时候,也不是在她清醒的时候,而是在半睡半醒的时候……”
我:“对,那种状态其实正是入睡前意识和潜意识交替的时候。”
搭档:“没错,这个所谓的‘梦游’只不过是她的潜意识直接指导了她的行为罢了。”
我:“喔……情况稍微有点儿复杂……那我们怎么解决她的问题?”
搭档:“你觉得暗示性催眠可以吗?那是你的领域,你有判断力。”
我认真地想了一会儿:“恐怕不行,治标不治本,这只是掩盖住了而已,不够彻底。”
“嗯……”他点点头,“那,谈话疗法?”
我:“谈话疗法……貌似可以……不过不能确定周期和效果,有点儿被动,每个人每天的情绪都是会改变的。”
搭档皱着眉:“说得对……还真是……那什么方法适合她呢?”
我:“我倒是有个建议。”
搭档:“说说看。”
我:“问题从哪儿出,就从哪儿解决。”
搭档把杯子停在唇边,想了一会儿:“让她父母介入?”
我:“包括她未婚夫。”
搭档:“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吗?”
我:“如果不这么做,可能会导致异常行为扩大化——因拒绝生育就干脆拒绝结婚?有这种可能性吧?所以……”
搭档:“明白了,你说得没错……那这样,明天我就联系一下她未婚夫,把情况彻底说明。通过他来找我们想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放弃这点看,就足以证明他应该是愿意配合的……至于女孩的父母那方面,也由他未婚夫来帮忙沟通好了,这样咱们会轻松得多。”
我:“好,那就这么定下来吧……”我终于松了口气,“……话说,有日子没看你这么认真过了。”
搭档放下杯子,伸了个懒腰:“我一向都很认真。”
我:“没觉得……”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