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诸国纷争(2 / 3)
但没办法,蒙仲二十万联合军,再加上宜阳令公仲侈的数万军队,对方人多势众,白起只能小心守着函谷关,从国内征召囚犯修缮关隘。
而蒙仲也就像他所说的那样,根本不着急着夺回函谷关,隔三差五地就让二十万大军带着数百架抛石车到函谷关前一阵狂轰滥炸,投完全部的石弹后就撤军,干脆连进攻都省了。
联军砸,秦人修,持续了大半年,白起强忍着没发作。
他对部下说道:“蒙仲二十万军队在此,我就不信韩国供养地起!”
原来,他一直在等蒙仲麾下军队粮草耗尽的那一刻,但遗憾的是,这一点蒙仲早就想到了,在二十万大军抵达宜阳、且得知白起据守不出的那一刻,蒙仲便已下令全军在宜阳屯田,春季种粮秋季收、冬季再种一拨豆——蒙仲正是以这种方式缓解了韩国供养他二十万军队的窘迫,甚至于到秋收时,宜阳周边的军屯田还能反哺宜阳城。
得知此事后,白起简直惊呆了。
二十万大军在宜阳吃用一年,到年末时,军粮居然比之前还要多了?能不能别这样?
气闷之下,白起立刻将此事告知咸阳。
穰侯魏冉深思熟虑之后,忽然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奏请秦王嬴稷,请求向魏国求和,并派太子前往魏国作为质子。
秦国派太子前往魏国作为质子?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魏王遫都感到非常吃惊,要知道在当代,虽说各国交换质子是一件很常见的事,这不,前一阵子秦国还派了安国君嬴柱前往赵国作为质子,但问题是,虽说同样是王的儿子,但公子是臣、而太子是储君,除非是被逼无奈,否则各国怎么可能让本国的太子赴他国作为质子?
“秦国……这是准备拿太子交换函谷关?”
魏王遫亦糊涂了,想了想,便叫段干崇带着秦太子赴韩国。
毕竟被秦国所收复的函谷关,之前是韩国的领土,因此理当由韩国去决定这位秦太子的归属——这正是蒙仲当初对魏王遫的建议,即维护盟国的颜面与利益。
不得不说,魏王遫派人将秦太子送到新郑,韩王咎还是很高兴的,毕竟这意味着魏王遫尊重他,但如何安置这位秦国的储君,这还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考虑到蒙仲亦是本国的大司马,韩王咎便叫暴鸢连日前往宜阳,与蒙仲商议此事。
在商量之余,蒙仲对暴鸢说道:“其实对于这次秦国求和之事,我也觉得颇为蹊跷,可能其中有什么诡计……至于秦太子,我并不认为他可以交换函谷关,说句难听点的,谁还敢真杀了这位秦太子不成?那不是被秦人恨死了?”
此时,公仲侈在旁说道:“反正有白起在函谷关,咱们一时半会也无法夺回,不如先接受秦国的求和,看看秦国到底想做什么。”
暴鸢回去后将蒙仲与公仲侈告知韩王咎,韩王咎深思了一番,决定同意秦国的求和——反正有蒙仲的二十万联合军在宜阳,他也不怕秦国接下来对他韩国有什么诡计。
至于秦太子本人嘛,韩王咎在国相公仲珉的建议下,还是送还了魏国,理由是魏国乃盟主,理当‘持有’他国这位秦国太子。
说白了,韩国也是不想过分招惹秦国。
韩王咎的想法,自然瞒不过同样是一国君主的魏王遫,不过,魏王遫也没有在意,毕竟,韩国可能还有些畏惧秦国,可他魏国却不怕——秦国兵多将广?还不是被蒙仲堵在函谷关一步都不敢出?
于是,魏王遫便将秦太子安置在大梁,按照蒙仲的建议,想看看秦国到底想做什么。
毕竟,秦国向魏国送出太子作为质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相当于是屈服于魏国——尽管以秦国的实力,其实还并不需要那样做。
秦太子赴魏为质子,秦魏两国再次和解,但蒙仲以及他麾下的二十万联合军,索性就驻扎在宜阳不走了,时不时地跑到函谷关面前挑衅一番,气得白起几次都恨不得杀到蒙仲军营中,与这厮同归于尽。
随后,赵国亦得知了这件事,虽然不明白秦国的举动,但亦立刻从邺城撤兵。
就这样,中原再度恢复平静。
随后大约过了两个月左右,有一股流言盛传于邺城。
邺城令唐直亦上禀大梁,称城内似乎有人可以挑唆民心,挑唆对赵人的恨意。
唐直认为,可能是秦人的奸细作为。 ↑返回顶部↑
而蒙仲也就像他所说的那样,根本不着急着夺回函谷关,隔三差五地就让二十万大军带着数百架抛石车到函谷关前一阵狂轰滥炸,投完全部的石弹后就撤军,干脆连进攻都省了。
联军砸,秦人修,持续了大半年,白起强忍着没发作。
他对部下说道:“蒙仲二十万军队在此,我就不信韩国供养地起!”
原来,他一直在等蒙仲麾下军队粮草耗尽的那一刻,但遗憾的是,这一点蒙仲早就想到了,在二十万大军抵达宜阳、且得知白起据守不出的那一刻,蒙仲便已下令全军在宜阳屯田,春季种粮秋季收、冬季再种一拨豆——蒙仲正是以这种方式缓解了韩国供养他二十万军队的窘迫,甚至于到秋收时,宜阳周边的军屯田还能反哺宜阳城。
得知此事后,白起简直惊呆了。
二十万大军在宜阳吃用一年,到年末时,军粮居然比之前还要多了?能不能别这样?
气闷之下,白起立刻将此事告知咸阳。
穰侯魏冉深思熟虑之后,忽然做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决定:他奏请秦王嬴稷,请求向魏国求和,并派太子前往魏国作为质子。
秦国派太子前往魏国作为质子?
在得知这个消息后,魏王遫都感到非常吃惊,要知道在当代,虽说各国交换质子是一件很常见的事,这不,前一阵子秦国还派了安国君嬴柱前往赵国作为质子,但问题是,虽说同样是王的儿子,但公子是臣、而太子是储君,除非是被逼无奈,否则各国怎么可能让本国的太子赴他国作为质子?
“秦国……这是准备拿太子交换函谷关?”
魏王遫亦糊涂了,想了想,便叫段干崇带着秦太子赴韩国。
毕竟被秦国所收复的函谷关,之前是韩国的领土,因此理当由韩国去决定这位秦太子的归属——这正是蒙仲当初对魏王遫的建议,即维护盟国的颜面与利益。
不得不说,魏王遫派人将秦太子送到新郑,韩王咎还是很高兴的,毕竟这意味着魏王遫尊重他,但如何安置这位秦国的储君,这还真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考虑到蒙仲亦是本国的大司马,韩王咎便叫暴鸢连日前往宜阳,与蒙仲商议此事。
在商量之余,蒙仲对暴鸢说道:“其实对于这次秦国求和之事,我也觉得颇为蹊跷,可能其中有什么诡计……至于秦太子,我并不认为他可以交换函谷关,说句难听点的,谁还敢真杀了这位秦太子不成?那不是被秦人恨死了?”
此时,公仲侈在旁说道:“反正有白起在函谷关,咱们一时半会也无法夺回,不如先接受秦国的求和,看看秦国到底想做什么。”
暴鸢回去后将蒙仲与公仲侈告知韩王咎,韩王咎深思了一番,决定同意秦国的求和——反正有蒙仲的二十万联合军在宜阳,他也不怕秦国接下来对他韩国有什么诡计。
至于秦太子本人嘛,韩王咎在国相公仲珉的建议下,还是送还了魏国,理由是魏国乃盟主,理当‘持有’他国这位秦国太子。
说白了,韩国也是不想过分招惹秦国。
韩王咎的想法,自然瞒不过同样是一国君主的魏王遫,不过,魏王遫也没有在意,毕竟,韩国可能还有些畏惧秦国,可他魏国却不怕——秦国兵多将广?还不是被蒙仲堵在函谷关一步都不敢出?
于是,魏王遫便将秦太子安置在大梁,按照蒙仲的建议,想看看秦国到底想做什么。
毕竟,秦国向魏国送出太子作为质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相当于是屈服于魏国——尽管以秦国的实力,其实还并不需要那样做。
秦太子赴魏为质子,秦魏两国再次和解,但蒙仲以及他麾下的二十万联合军,索性就驻扎在宜阳不走了,时不时地跑到函谷关面前挑衅一番,气得白起几次都恨不得杀到蒙仲军营中,与这厮同归于尽。
随后,赵国亦得知了这件事,虽然不明白秦国的举动,但亦立刻从邺城撤兵。
就这样,中原再度恢复平静。
随后大约过了两个月左右,有一股流言盛传于邺城。
邺城令唐直亦上禀大梁,称城内似乎有人可以挑唆民心,挑唆对赵人的恨意。
唐直认为,可能是秦人的奸细作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