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厨 第1243节(2 / 4)
无论对内对外,都是获得最大支持的基础。
由此也可见赵煦对苏油“内圣外王”思想的全盘接受,虽然赵煦依旧是“天下一人”,但是是以“获得最大多数支持”作为施政基础的天下一人,而不是“天子一怒流血千里”的天下一人,这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理念上的深刻转变。
虽然现在这种现象,还只是浮于表面的一种君王的“自觉”,但是这种自觉,也是来自“天下事天下人共赞之”的理学观点。
且这种理念已经渐渐深入到大宋社会的从上到下,形成了一种“风尚”,赵煦的态度,其实是一种思想体系已经领先于管理制度的表现。
就算今后可能会出现对这种理念的“反动”,依然会出现暴虐残民的独夫,但是同样的,因为各阶层拥有了新型的,成体系的思想武器,也必将出现这种“反动”的“再反动”,将跑偏的历史轨迹再自行纠转回来。
这就是“民族气质”的悄然变化。
苏油不以为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能够做到给当代君主和各阶层指出,你们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且让他们看到效果,予以信服,苏油认为,自己就已经超额完成了此次穿越的历史使命。
至于什么平夏灭辽克交趾,都只是这种思想培育发展过程中的附属产物,和“改民族气运,变民族之气质”这样的大命题相比,也只能位列其次。
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耶律南仙
下朝之后,赵煦回到内宫,发现自己的皇后正在重新布置书房。
书房临窗一侧多了一套小桌椅,小书架,这架势,是孟皇后要亲自教育赵茂开蒙。
赵煦有些忐忑:“茂儿才五岁,还在皇家理工学院幼幼班,这布置也早了点吧?”
孟皇后不以为然:“苏山长说早教也有一套方法的,寓教于乐,又不是传统世家那种开蒙办法,更多的是培养茂儿的兴趣和爱好。”
这个没法反驳,自打赵茂入学,孟皇后就自任幼幼班山长,每日要去那边管理幼儿教育事务,现在人家才是专家。
没等赵煦说话,孟皇后朝墙上一指:“看,司徒也表示支持。”
墙上是苏油新撰写的一幅对联,“细亲一向寻常事,长展经年耐读书”。
赵煦看到熟悉的书法,不禁感慨:“司徒也老了……”
孟皇后不禁有些奇怪:“官家这话从何说起?”
赵煦说道:“司徒身教更胜言传,以前他是不作这种小格局的格言联的。”
苏油写出的名联也不少,最出名的是京师大学堂门口那幅“天理人情”联,还有陕西路转运司门口那幅补足司马光的“公生明廉生威”联。
就算在渭州给龙首村冯老汉题写的新年门联“百年天地回元气,一带山河际太平”,都比现在这个大气。
与现在这幅类似的,也就苏油很小的时候,在可龙里酸写在竹镇纸上那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那对镇纸现在在大苏手上,日常还在使用,虽然已经变得色如琥珀,包浆浓厚,但是大苏依旧没有学会联上的那十四个字。
或者说,大苏已经通透超脱了那十四个字太多。
穿宋近五十年,苏油也将自己活成了一个传奇,并不亚于三苏的存在。
哪怕在文化方面。
如今各地名流,也以撰联于书房、祠庙、学宫、名胜为尚,可以说楹联文化从士大夫戏乐小道成为文化载体,苏油的几幅对联,功不可没。
不出意外的话,今后那对镇纸绝对会进入可贞堂,成为宝贵的陈列品之一。
赵煦这话的意思,是说司徒是个另类,十二岁加冠的妖孽,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修身齐家”的阶段,之后的眼光尽在“治国平天下”,这种与修身相关的格言联,司徒大概十岁之后,就已经不作了。
很凡尔赛,但是孟皇后竟然认为自家夫君说得有道理,心里也越加承苏油的情。 ↑返回顶部↑
由此也可见赵煦对苏油“内圣外王”思想的全盘接受,虽然赵煦依旧是“天下一人”,但是是以“获得最大多数支持”作为施政基础的天下一人,而不是“天子一怒流血千里”的天下一人,这本身就是一种管理理念上的深刻转变。
虽然现在这种现象,还只是浮于表面的一种君王的“自觉”,但是这种自觉,也是来自“天下事天下人共赞之”的理学观点。
且这种理念已经渐渐深入到大宋社会的从上到下,形成了一种“风尚”,赵煦的态度,其实是一种思想体系已经领先于管理制度的表现。
就算今后可能会出现对这种理念的“反动”,依然会出现暴虐残民的独夫,但是同样的,因为各阶层拥有了新型的,成体系的思想武器,也必将出现这种“反动”的“再反动”,将跑偏的历史轨迹再自行纠转回来。
这就是“民族气质”的悄然变化。
苏油不以为自己有多大的能耐,能够做到给当代君主和各阶层指出,你们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且让他们看到效果,予以信服,苏油认为,自己就已经超额完成了此次穿越的历史使命。
至于什么平夏灭辽克交趾,都只是这种思想培育发展过程中的附属产物,和“改民族气运,变民族之气质”这样的大命题相比,也只能位列其次。
第一千八百二十三章 耶律南仙
下朝之后,赵煦回到内宫,发现自己的皇后正在重新布置书房。
书房临窗一侧多了一套小桌椅,小书架,这架势,是孟皇后要亲自教育赵茂开蒙。
赵煦有些忐忑:“茂儿才五岁,还在皇家理工学院幼幼班,这布置也早了点吧?”
孟皇后不以为然:“苏山长说早教也有一套方法的,寓教于乐,又不是传统世家那种开蒙办法,更多的是培养茂儿的兴趣和爱好。”
这个没法反驳,自打赵茂入学,孟皇后就自任幼幼班山长,每日要去那边管理幼儿教育事务,现在人家才是专家。
没等赵煦说话,孟皇后朝墙上一指:“看,司徒也表示支持。”
墙上是苏油新撰写的一幅对联,“细亲一向寻常事,长展经年耐读书”。
赵煦看到熟悉的书法,不禁感慨:“司徒也老了……”
孟皇后不禁有些奇怪:“官家这话从何说起?”
赵煦说道:“司徒身教更胜言传,以前他是不作这种小格局的格言联的。”
苏油写出的名联也不少,最出名的是京师大学堂门口那幅“天理人情”联,还有陕西路转运司门口那幅补足司马光的“公生明廉生威”联。
就算在渭州给龙首村冯老汉题写的新年门联“百年天地回元气,一带山河际太平”,都比现在这个大气。
与现在这幅类似的,也就苏油很小的时候,在可龙里酸写在竹镇纸上那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那对镇纸现在在大苏手上,日常还在使用,虽然已经变得色如琥珀,包浆浓厚,但是大苏依旧没有学会联上的那十四个字。
或者说,大苏已经通透超脱了那十四个字太多。
穿宋近五十年,苏油也将自己活成了一个传奇,并不亚于三苏的存在。
哪怕在文化方面。
如今各地名流,也以撰联于书房、祠庙、学宫、名胜为尚,可以说楹联文化从士大夫戏乐小道成为文化载体,苏油的几幅对联,功不可没。
不出意外的话,今后那对镇纸绝对会进入可贞堂,成为宝贵的陈列品之一。
赵煦这话的意思,是说司徒是个另类,十二岁加冠的妖孽,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完成了“修身齐家”的阶段,之后的眼光尽在“治国平天下”,这种与修身相关的格言联,司徒大概十岁之后,就已经不作了。
很凡尔赛,但是孟皇后竟然认为自家夫君说得有道理,心里也越加承苏油的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