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节(2 / 4)
【???梅姐你今天改带货洗衣机了吗?】
龙向梅:“不带洗衣机,他们又没给我广告费。”
弹幕又开始哈哈哈。
龙向梅接着道:“我们村呢,至今还非常的原始,很多地方很不方便。比如为了洁净,厕所与主屋分离。又比如说,木构造房子怕水,所以浴室也放在后院,冬天洗完澡出来,冷风一吹,那酸爽,简直了!”
“但是呢,我们村远离城市,安静且祥和。开春之后,天气转暖,是个很好的休闲场所。如果你们觉得生活压力大,想体验一下慢节奏的生活。欢迎来我们村小住。专业的洗衣机我已经备好了,有洁癖的驰宝监督,我保证每间房子都是干干净净的。你们来的话,梅姐请你们喝油茶哦!”
龙向梅的民宿广告来的猝不及防,弹幕区又一次被笑声占满。人其实是很感性的生物,早先张意驰拍过大圆村风光,那时候白雪皑皑,比现在毫无特色的普通村落不知美多少倍。可看惯了各色风景纪录片的网友们一点不买账,别说亲自前来小住,给直播间发条弹幕都嫌麻烦。
然而,当网友们每天在直播间里听着龙向梅唱歌、看她积极向上的生活、调侃着村干部又来卖货时,不知不觉的,就与这个地方建立了感情与羁绊。他们眼睁睁的看着龙向梅从极端的窘迫,变得富足;看着她的首饰变多;看着家徒四壁的木房子里,渐渐添上了电器。
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从心底升起,宛如体验了一次沉浸式的脱贫致富的游戏。很多网友不停不歇的砸雷,是喜欢龙向梅的性格,更是想为脱贫做出点微末的贡献。可以说直播间里的收益,有一半是源自于龙向梅的劳动所得,另一半却是网友们自发的“捐款”。
这也是龙向梅迫切想“转型”的缘故。她知道自己拿过多少同情分,但于她而言,她更想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虐粉固粉那一套或许有效,很多播主也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但龙向梅不愿意,她希望大家都开开心心的,希望大家见识到苗家真正的美。
城市化进程,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可以想见的,大圆村至少10年内,都很难脱离现状。纵然羡慕同镇的其它村庄已然盖起了三四层的砖房子,但他们无力改变。木结构的房子没有隔热也没有隔音,屋瓦更是脆弱的隔三差五要收拾,否则必然沦落到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的窘迫境地。
但是,木结构的房子同样具备了无限的风情。鳞次栉比的建筑,精致的窗棱门廊,点点滴滴,带着浓郁的苗家风味。苗族支系繁多,各支的语言、风俗、乃至装饰习惯,都大有不同。可以说,大圆村虽不起眼,却很有可能是独一无二的。是祖先留给他们的财富。
因此,与其让网友们因为同情,而一味的付出。不如把美景送到他们面前。在快节奏的城里呆得累了,趁着假期,来到几乎没有一丝商业化气息的苗寨里悠闲的走一走。听听虫鸣莺啼,看看青山绿水,彻底放松身心,积蓄下一次冲锋的力量。
如此一来,网友的钱花得开心,村民们的钱也赚的理直气壮。双赢的局面,才可能长久。或许到了那个时候,木房子在大家的感观里,就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而是一张属于苗家的名片。村民们可以另选一个地方,盖起现代化的建筑,享受住在套间里的快乐。外来的游客,则可以住进传承千年的村落,感受岁月的痕迹。
龙向梅把心中的畅想,大略的跟网友们聊了聊。很意外的,一直不停上蹿下跳的掐子们并没有出声,整个弹幕区,全是网友们的各种鼓励与出主意。甚至有好几个网友表示,他们曾做过旅游相关的企划,随后会把当时用过的方案,发到龙向梅的私信里,免费给她做参考。
看着快速掠过的弹幕,龙向梅心里暖暖的。管仲说,仓廪足而知礼节。大圆村地处穷山恶水,因此她的成长总伴随着刀光剑影。每一天睁开眼,都可能遭遇铺天盖地的恶意。与奶奶斗、与伯父斗、与外婆斗、与舅舅斗、与爸爸斗、与妈妈斗。尽管偶尔也能获得来自苏妙云等人的善意,但她的生活依然生动的诠释了什么叫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她战斗力极强,无论是骂街还是打架。青春期后,似乎横扫全村,再无敌手。可战斗力再强,她也会烦躁,也会疲倦。经历太多的人,往往比普通人更向往平和。
密密麻麻的、充满了鼓励与温柔的弹幕,足足持续了5分钟。龙向梅心里暖的仿佛置身于温泉中,每一个毛孔都舒张开来,轻松且惬意。
良言一句三冬暖,人生漫漫,没有人能坚强的独自面对一切。有人支持的感觉真好。
“我会发财的。会尽力帮着干部们,带领全村奔小康的。”龙向梅含笑看着镜头,郑重的道,“一言为定!”
弹幕又一次铺了满屏,龙向梅在层层叠叠的“一言为定”中,结束了今天的直播。
第68章 厨房工厂 龙向梅把新添的家电摆……
龙向梅把新添的家电摆在了相应的位置, 又通电进行了测试。确认没有故障后,上网点了收货,并顺手打了个五星好评。过了两天, 特意买的对开门大冰箱与洗碗机等电器也送到了家。
龙家的厨房原先是没有抽油烟机的,这次索性一起买了。品牌方驻本县的销售点派来了安装师傅。新买油烟机是适合土灶的新款,吸风口贴在灶台上方, 既不占地方,抽油烟的效果又十分的好。一番安置下来, 龙家的厨房终于有了现代化的模样。
其实按照张意驰的想法,厨房最好拆了土灶, 换成燃气灶。可惜燃气管道暂时铺不过来,罐装液化气配送也不方便。只能安慰自己, 柴火农家菜算是卖点,忍了吧。
装完电器, 龙向梅又喊人在猪圈附近盖起了小厨房。挨着猪圈的小厨房,专门定制了个特殊的铁锅。铁锅底部有个像锅炉的闸门, 煮猪食的时候关着,等猪食煮好了后,打开闸门, 猪食顺着事先准备好的铁质引道,滑进猪食槽。猪食槽是长长的一条, 引下去的猪食能均匀的分配到每个猪圈里。
猪食槽外,为了防止猪等不及猪食放凉,烫坏了嘴的情况, 还专门定制了栅栏,不到时间不开启。并且为了好操作,栅栏弄成了电动的。与此同时, 小厨房与栅栏处都设置了定时器,并放置画着表格线的黑版。这是张意驰把医院管理的思路,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形成的农家养殖规范。
要知道农村里无论养什么,都相当的粗糙。这个粗糙,不仅体现在养殖上,更体现在生活习惯上。因陋就简是农村里最常见的状态,然而什么事都因陋就简,必然造成了大量的劳力浪费。
同时,农户们也没有明确分工的意识。他们会简单的分工,多半是男人种地,女人做家务。可是这又不绝对,且没有直观公平的奖惩机制,导致做事推三阻四,且人人都觉得自己付出最多,却没有相应的回报。时间长了,人人有怨气,户户有矛盾。这就是每年过年都要掀桌子吵架的传统艺能的最主要的原因。
张意驰暂时管不了全村,但自己家还是能做主的。眼看着要到抓猪崽的季节,从来做事有计划的他,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在了前面。因为龙向梅必然不满足于养几头猪几只鸭子,到了年底凭借三瓜俩枣,勉强完成村里的脱贫指标。他们想要的是致富,真正意义上的致富。
那么,没有原始资本的他们,如果想从养殖业开始走出第一步,请人必不可少。一家人互相推诿,结果无非是年底摔桌子摔碗的大吵大闹而已,毕竟是自家的基业,总有人愿意多付出。但请来的临时工们,可不会管别人家的死活。没有明确的管理,很可能亏的血本无归。 ↑返回顶部↑
龙向梅:“不带洗衣机,他们又没给我广告费。”
弹幕又开始哈哈哈。
龙向梅接着道:“我们村呢,至今还非常的原始,很多地方很不方便。比如为了洁净,厕所与主屋分离。又比如说,木构造房子怕水,所以浴室也放在后院,冬天洗完澡出来,冷风一吹,那酸爽,简直了!”
“但是呢,我们村远离城市,安静且祥和。开春之后,天气转暖,是个很好的休闲场所。如果你们觉得生活压力大,想体验一下慢节奏的生活。欢迎来我们村小住。专业的洗衣机我已经备好了,有洁癖的驰宝监督,我保证每间房子都是干干净净的。你们来的话,梅姐请你们喝油茶哦!”
龙向梅的民宿广告来的猝不及防,弹幕区又一次被笑声占满。人其实是很感性的生物,早先张意驰拍过大圆村风光,那时候白雪皑皑,比现在毫无特色的普通村落不知美多少倍。可看惯了各色风景纪录片的网友们一点不买账,别说亲自前来小住,给直播间发条弹幕都嫌麻烦。
然而,当网友们每天在直播间里听着龙向梅唱歌、看她积极向上的生活、调侃着村干部又来卖货时,不知不觉的,就与这个地方建立了感情与羁绊。他们眼睁睁的看着龙向梅从极端的窘迫,变得富足;看着她的首饰变多;看着家徒四壁的木房子里,渐渐添上了电器。
一种难以言喻的满足感从心底升起,宛如体验了一次沉浸式的脱贫致富的游戏。很多网友不停不歇的砸雷,是喜欢龙向梅的性格,更是想为脱贫做出点微末的贡献。可以说直播间里的收益,有一半是源自于龙向梅的劳动所得,另一半却是网友们自发的“捐款”。
这也是龙向梅迫切想“转型”的缘故。她知道自己拿过多少同情分,但于她而言,她更想要的是发自内心的喜爱。虐粉固粉那一套或许有效,很多播主也因此赚了个盆满钵满。但龙向梅不愿意,她希望大家都开开心心的,希望大家见识到苗家真正的美。
城市化进程,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可以想见的,大圆村至少10年内,都很难脱离现状。纵然羡慕同镇的其它村庄已然盖起了三四层的砖房子,但他们无力改变。木结构的房子没有隔热也没有隔音,屋瓦更是脆弱的隔三差五要收拾,否则必然沦落到外面下大雨家里下小雨的窘迫境地。
但是,木结构的房子同样具备了无限的风情。鳞次栉比的建筑,精致的窗棱门廊,点点滴滴,带着浓郁的苗家风味。苗族支系繁多,各支的语言、风俗、乃至装饰习惯,都大有不同。可以说,大圆村虽不起眼,却很有可能是独一无二的。是祖先留给他们的财富。
因此,与其让网友们因为同情,而一味的付出。不如把美景送到他们面前。在快节奏的城里呆得累了,趁着假期,来到几乎没有一丝商业化气息的苗寨里悠闲的走一走。听听虫鸣莺啼,看看青山绿水,彻底放松身心,积蓄下一次冲锋的力量。
如此一来,网友的钱花得开心,村民们的钱也赚的理直气壮。双赢的局面,才可能长久。或许到了那个时候,木房子在大家的感观里,就不再是落后的代名词,而是一张属于苗家的名片。村民们可以另选一个地方,盖起现代化的建筑,享受住在套间里的快乐。外来的游客,则可以住进传承千年的村落,感受岁月的痕迹。
龙向梅把心中的畅想,大略的跟网友们聊了聊。很意外的,一直不停上蹿下跳的掐子们并没有出声,整个弹幕区,全是网友们的各种鼓励与出主意。甚至有好几个网友表示,他们曾做过旅游相关的企划,随后会把当时用过的方案,发到龙向梅的私信里,免费给她做参考。
看着快速掠过的弹幕,龙向梅心里暖暖的。管仲说,仓廪足而知礼节。大圆村地处穷山恶水,因此她的成长总伴随着刀光剑影。每一天睁开眼,都可能遭遇铺天盖地的恶意。与奶奶斗、与伯父斗、与外婆斗、与舅舅斗、与爸爸斗、与妈妈斗。尽管偶尔也能获得来自苏妙云等人的善意,但她的生活依然生动的诠释了什么叫做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她战斗力极强,无论是骂街还是打架。青春期后,似乎横扫全村,再无敌手。可战斗力再强,她也会烦躁,也会疲倦。经历太多的人,往往比普通人更向往平和。
密密麻麻的、充满了鼓励与温柔的弹幕,足足持续了5分钟。龙向梅心里暖的仿佛置身于温泉中,每一个毛孔都舒张开来,轻松且惬意。
良言一句三冬暖,人生漫漫,没有人能坚强的独自面对一切。有人支持的感觉真好。
“我会发财的。会尽力帮着干部们,带领全村奔小康的。”龙向梅含笑看着镜头,郑重的道,“一言为定!”
弹幕又一次铺了满屏,龙向梅在层层叠叠的“一言为定”中,结束了今天的直播。
第68章 厨房工厂 龙向梅把新添的家电摆……
龙向梅把新添的家电摆在了相应的位置, 又通电进行了测试。确认没有故障后,上网点了收货,并顺手打了个五星好评。过了两天, 特意买的对开门大冰箱与洗碗机等电器也送到了家。
龙家的厨房原先是没有抽油烟机的,这次索性一起买了。品牌方驻本县的销售点派来了安装师傅。新买油烟机是适合土灶的新款,吸风口贴在灶台上方, 既不占地方,抽油烟的效果又十分的好。一番安置下来, 龙家的厨房终于有了现代化的模样。
其实按照张意驰的想法,厨房最好拆了土灶, 换成燃气灶。可惜燃气管道暂时铺不过来,罐装液化气配送也不方便。只能安慰自己, 柴火农家菜算是卖点,忍了吧。
装完电器, 龙向梅又喊人在猪圈附近盖起了小厨房。挨着猪圈的小厨房,专门定制了个特殊的铁锅。铁锅底部有个像锅炉的闸门, 煮猪食的时候关着,等猪食煮好了后,打开闸门, 猪食顺着事先准备好的铁质引道,滑进猪食槽。猪食槽是长长的一条, 引下去的猪食能均匀的分配到每个猪圈里。
猪食槽外,为了防止猪等不及猪食放凉,烫坏了嘴的情况, 还专门定制了栅栏,不到时间不开启。并且为了好操作,栅栏弄成了电动的。与此同时, 小厨房与栅栏处都设置了定时器,并放置画着表格线的黑版。这是张意驰把医院管理的思路,进行了本土化改造,形成的农家养殖规范。
要知道农村里无论养什么,都相当的粗糙。这个粗糙,不仅体现在养殖上,更体现在生活习惯上。因陋就简是农村里最常见的状态,然而什么事都因陋就简,必然造成了大量的劳力浪费。
同时,农户们也没有明确分工的意识。他们会简单的分工,多半是男人种地,女人做家务。可是这又不绝对,且没有直观公平的奖惩机制,导致做事推三阻四,且人人都觉得自己付出最多,却没有相应的回报。时间长了,人人有怨气,户户有矛盾。这就是每年过年都要掀桌子吵架的传统艺能的最主要的原因。
张意驰暂时管不了全村,但自己家还是能做主的。眼看着要到抓猪崽的季节,从来做事有计划的他,把方方面面都考虑在了前面。因为龙向梅必然不满足于养几头猪几只鸭子,到了年底凭借三瓜俩枣,勉强完成村里的脱贫指标。他们想要的是致富,真正意义上的致富。
那么,没有原始资本的他们,如果想从养殖业开始走出第一步,请人必不可少。一家人互相推诿,结果无非是年底摔桌子摔碗的大吵大闹而已,毕竟是自家的基业,总有人愿意多付出。但请来的临时工们,可不会管别人家的死活。没有明确的管理,很可能亏的血本无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