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1 / 8)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第六章
  宣战案一提出,府会及政府与国会之间的关系是仍能维持还是终于破裂,到了图穷而匕首见的时候。不但全国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个案子上,“东交民巷”亦深为关切,日本公使林权助,特地要求谒见黎元洪,表示中国对德宣战,必于国家前途有利。至于中国所提出要求援助的条件,日本政府愿以十二分的善意考虑。
  黎元洪已预知林权助的来意,早就召集智囊,拟好答复:“我代表中国感谢日本对我们的关怀。不过,中国现在是共和国家,不能不以民意为依归。民意以国会议员的态度为代表。贵公使应该已经知道三百多位国会议员,致各省督军、省长、议会、商会的通电,足以看出中国民意的趋向。”
  日本公使馆的书记官船津,将这番话译完以后,林权助用讥讽的语气答说:“贵国人人可发通电,报纸以通电为主要内容。国会议员前后所发的通电极多,我很怀疑有多少人对这些文字会感兴趣。”
  “贵公使即令不感兴趣,亦非勉强读一读不可。”黎元洪的词锋倒也不弱,“这里有一份剪报,特以奉赠。”
  船津将剪报接到手中一看,是两个月前的,由马君武领衔的一道通电,关于对德宣战问题,首言“闻有阴谋小人,欲借此在国内滋生事端,怂请政府断绝国交”,这是指梁启超而言。以下列举主要“祸害”五端:一是怕强邻借此干涉;二是既入战圈,外债加重;三是土匪将乘机而起;四是德国与土耳其同盟,而西北回部与土耳其同种,势必发生边患;五是德国潜水艇一封锁,中立国船只不能至华,影响商务。
  林权助对这个通电,是早就研究过的,所以只要船津提一个大概,立即便有话说:“这是中国对德绝交以前的看法。贵国国会当初既有三百多位议员提出反对的意见,何以后来又通过对德绝交?由此可知贵国议员的意见,不是不能改变的,问题在于大总统阁下能否善为运用?”
  林权助对中国的政情,相当熟悉,但黎元洪对他的弦外之音,装作不解,故意问道:“请贵公使见教,如何运用?”
  “这,我们外人不便置喙,否则就变成干涉内政了。不过,”林权助的脸色转为凝重,“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请大总统阁下万勿忽略,若不幸而有‘非常之变’,不特影响中国,就是日本亦同其利害。”
  这是个忠告,而黎元洪视之为警告。他最关心的是解散国会问题,因而将司法总长张耀曾,请到公府来谈此事。
  “如果国会不通过参战案,他们怎么样?”黎元洪问,“他们能不能解散国会?”
  “大总统所说的他们指谁?”
  “督军团。”
  “督军是政府所委派的地方官,怎么能干预国会?”
  “那么,”黎元洪问,“内阁呢?”
  “按现行法令,政府无解散国会之权。”
  黎元洪想了一下又问:“内阁既没有解散国会之权,国会又不通过内阁所提的宣战案,这不成了僵局?”
  “回大总统的话,内阁并没有向国会提案之权,是政府提出法案——”
  “对、对!”黎元洪省悟了,政府包括大总统与内阁,对国会而言光是内阁还不能称为政府,他接受了张耀曾的纠正。
  于是张耀曾又谈“僵局”,他说:“当初是防项城滥行职权,动辄解散国会,所以规定政府无解散国会之权,以为保障,没有想到会有今天的局面。等这个问题解决以后,国会的组织法,应该修正。”
  “照外国的办法呢?”
  “照外国的办法,国会否决了政府的提案,政府除非接受,不然就只有解散国会,重新选举。至于政府的提案,仍旧要提交新国会通过,方能执行。”
  “照现在的情形,国会不通过,政府毫无办法?”
  “是。”
  “万一内阁用强硬手段解散国会呢?”
  “那就是违法,违法便是造反。”
  “对!”黎元洪大声说道,“违法便是造反。”
  “不过,”张耀曾半正经、半玩笑地说,“我要提醒大总统,不要卷入造反的漩涡。”
  “此话怎讲?”黎元洪愕然相问。
  “内阁解散国会的命令,要公府盖印,才能发布。大总统同意盖印,岂非卷入了造反的漩涡?”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