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总管升职手札 第207节(3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在他的解释之下,平安才算明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按照仪制,帝王仪仗之中有红黄伞盖撑在身后,这种伞盖作为一种礼器,气势恢宏,书名称之为“华盖”,白发如新倾盖如故里的那个“盖”,指的就是华盖。
  皇帝使用的多为红黄两色华盖,意为荫蔽百姓,又被称作“万民伞”。——话说平安小时候看电视,一直觉得那是遮阳伞,还曾经吐槽过看样子什么都遮不到。
  因为华盖能够彰显朝廷威严,显得隆重肃穆,所以皇帝也将之作为恩典,赐宰相等重臣使用这种礼器。
  不过为了有别于皇帝所使用的华盖,所以重臣只能用青色,于是便被称作青罗伞,民间则戏称之为“清凉伞”。
  清凉伞,清凉散,不过一字之差。
  金世文明面上是送药,实际上要送的,恐怕是一个副相的位置。
  平安听到这里总算明白冯璋为何当着自己的面,丝毫没有避讳了。恐怕他不是没认出清凉散,只是为了让这个词语从金世文的人嘴里说出来。此外,让自己旁观,也是为了让赵璨知道发生了什么事。
  “那我们怎么办?”平安问赵璨。
  赵璨淡淡道,“既然朕的宰相苦心孤诣,要为政事堂添个人手,朕自然不能拦着。”反正冯璋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不可能去支持金世文。既然如此,政事堂里多出一个能够支持自己的人,反而是好事。
  而且这件事既然是金世文动手,其他人恐怕都不会阻拦,而是乐得在一旁看戏。这样一来,只要赵璨也不插手,成功的可能性是很高的。
  平安设想了一下,金世文发现自己辛辛苦苦寻来的帮手居然站在招财纳这一边,恐怕要吐血。
  不过,那个时候,他就是想不表态都不行了。势必只能跟着同意赵璨的提议。也算是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果不其然,第二日便有人上书赵璨,言说还有一个副相的位置空置已久,应该选人填补。赵璨自然没有异议,立刻让刘敬那边拟定人选,进行廷推。
  在各方面都有了默契的情况下,冯璋果不其然被补入了政事堂中,成为大楚第四位宰相。
  然后赵璨立刻重启军事改革一事,让所有人表态。这件事情拖了一段时间,大家都知道皇帝不可能任由他们再拖下去,今天就是最后的期限了。
  期间金世文倒是几次想要跟冯璋打眼色,可惜冯璋眼观鼻鼻观心,低眉顺目丝毫没有左顾右盼的意思,自然也就完全没有注意到他的眼色。所以等赵璨提出这件事之后,冯璋便第一个站出来,义正言辞的赞同这个提议,认为这是为大楚千秋万代计,武力强盛方能绵泽万世。
  郑文远则仍旧暴跳如雷,站出来跟冯璋打擂台。不过他不知道是气坏了还是耍嘴皮子赢不过冯璋,最终节节败退,眼看就要兵溃,刘敬连忙站出来做和事老,让大家不要争执,和平商议。不过这一次,他是倾向于冯璋的。
  金世文忘了另一件事,那就是他自己实际上是一直被看做是站在赵璨这边的。而且他以往的行为也说明了这一点。除非是所有人都站出来反对,否则的话,他是不会顶在最前面的。所以现在有了一个赞同的冯璋,而不管是金世文还是刘敬,都不可能斩钉截铁的反对,那么事情的结果,已经很明显了。
  赵璨见状,立刻当机立断将事情定下,并决定择日就在早朝时分公布这件事。
  因为一应的条款都已经拟定好了,而且让文官们商量也商量不出个什么结果来,所以赵璨索性直接下旨。反正对于朝臣来说,既然是经过了政事堂的诏书,那么就是得到几位宰执的肯定的,他们也无从反对。
  赵璨这也算是玩了一手“擒贼先擒王”,否则的话,让朝臣们漫无边际的去讨论,恐怕一讨论就是三五年,还未必能够得出可行的结果来。
  安平十年夏,军事改革正式开始。几位老将进入军事堂之后,由上而下的推行新的政策通过武学,赵璨对军队的掌控比文官要严密得多。而且军队本来就是以服从为第一要务,所以改革进行得十分顺利。
  大概是一开始就意识到军事堂可能会对自己手中的权力进行侵蚀和谋夺,所以政事堂这边显得十分警惕。然而军事堂却并没有采取任何行动。毕竟他们现在最重要的就是稳。
  只要站稳了脚跟,后面的事情自然就都好说了。
  这一年还发生了一件好事。那就是科举开了新的科目,今年理科和工科一共有数十位举子参加考试,因为对于人才的强烈渴求,所以平安亲自参与试卷评阅,只要不是糟糕得一塌糊涂的,全部都录取。
  ——实际上,敢在这个时候站出来参加考试的人,除了几个大概根本搞不清楚状况,打算混进来蒙运气的考生之外,其他人都表现得十分出色,远超平安的预料。
  平安将这批人都留在了京城。有了这些生力军的加入,自己的科研工作,总算可以走上正轨了。
  ——以前那不叫科研,只能是小作坊式的实验,虽然也记录数据,观察种种现象,但出成果还是全靠碰运气。现在有了理论支持,情况自然就不一样了。
  除此之外,在这一科的考试结束,名次出来之后,赵璨没有再赐宴金明池。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