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1654 第730节(1 / 4)
13.当波源运动时,对固定位置的观察者而言,波的频率发生变化。比如波源频率是10hz,波速100米/秒。1秒内有10波峰经过观察者,当观察者以100米/秒的速度靠近波源时,1秒内就观察到20个波峰!对观察者而言频率增加了一倍。以50米/秒的速度远离波源,则1秒内观察到5个波峰,频率为实际的一半。最早是由奥地利人多普勒发现的,称为多普勒效应。现在高速路上检测超速,就是使用多普勒雷达进行。医疗上使用多普勒效应来判断血液流动的速度,叠加在b超上,就成为彩超。
梅乐芝经理的科普文章(十一)
第11节电磁波
现代社会已经无法离开电。人类最早可见到的电就是自然界的闪电,琥珀和毛皮摩擦产生电的效果也见诸文献,古希腊的泰勒斯曾描述过。
前面讲述了物质的组成。当原子的内部结构明确后,这些摩擦生电的原理就很清晰了。某些物质对电子的吸引力较小(羊毛),失去了原子中的一些电子,聚集在那些对电子吸引力大物质上(琥珀)。这些多余的电子会诱导小物体(纸片)的电子趋向远离,导致靠近电子的区域带正电(称为电荷感应),正电和负电相吸引,使得小物体被吸到带电物体上。为了统一称呼,电子称为负电荷,失去电子的原子称为正电荷。
夏日多雨,天空中经常出现闪电。高速暖湿气流和冰晶摩擦,导致双方大规模的电子转移。当电子聚集足够多时,正负电荷之间的空气也发生电子转移,某些气体分子失去电子,某些分子得到电子,导致正负电荷之间形成一条通路,使得正负电荷相会。称之为空气击穿。在我们眼中,就是闪电。有时候大块云朵都是同一种电荷,附近没有释放对象。这时候就有可能对地面放电。当带电的雷雨云临近时,电荷感应会使得地面的树木、建筑带上相反电荷。某些情况下,电荷太多,导致建筑的尖端出现电光,称为电晕放电。现在我们谈论的都是静止的电荷,简称静电。但电荷流动时,可称为电流。
多数金属都可以导电,称为导体,电荷可以自由通过。电荷无法自由通过的称为绝缘体。我们制造电荷感应的材料都是绝缘体。还有一类材料称为半导体,西南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观察:
人体剧烈运动后,容易带电。冬天空气干燥,是良好的绝缘体。身着大量衣物,而且衣物鞋子也都是绝缘体。所以在冬天人体电荷就容易积攒下来。还可以表演特异功能,让旁人把水龙头开细细的水流,用手指靠近水流,发现水流弯曲了。(静电多的人,触摸集成电路可能会造成破坏。)
复印机,就是静电的应用。1.给复印鼓充满负电荷。2.强光照射被复印对象,反射至复印鼓上,白色反光照射的地方变导体,导致充的负电消失,无反射光的地方继续保持负电。3.使用复印鼓吸附碳粉,则有电荷的区域有碳粉。4.给纸张上充更多的负电,将碳粉吸到纸张上。5.高温下,碳粉完全融入纸张。完成复印。摸摸复印出来的纸,还有点热呢。
避雷针,是高层建筑都必须有的设施。避雷针下面通过氧化锌接至地面。平常时氧化锌保持绝缘状态。雷雨云经过,大量感应电荷集中在避雷针尖时,当闪电发生时,瞬间高压下氧化锌变为导体,使闪电电荷被释放到地面上。同样雷雨天气,旷野中人就成为天然避雷针,因此要避免雨天在旷野中行走。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外表金属和空气、云雾摩擦,产生大量电荷。在降落时,需要将这些电荷放掉。所以飞机的轮胎是可以导电的。长途汽车后轮附近有铁链拖着地面,可以防止静电积聚,特别货物是易燃物品时。
现代工业生产会产生大量废气,同时伴随着大量烟尘。使用静电过滤装置,就可以大幅度降低空气中烟尘的排放量。
现在干电池还经常使用在照相机,手电筒,电子打火器等场合。干电池的原型是意大利人伏打最早制作。铜片和锌片浸泡在盐水中,就持续产生电,多组铜锌对串接起来,构成伏打堆。就是最早的电池。电池的唯一好处就是便于携带,在没有电力供应的场所可以使用。
观察:
有考古论证,在2000多年前,两河流域就有原始的铜铁电池,波斯人用来电镀。无论原始还是现代,电池都是金属和导电液的混合,当电池电力耗尽时,随意乱扔造成污染问题。因此废旧电池要专门收集。
原始电池和早期电池都是只有使用一次。后期出现充电电池,镍镉、镍氢、锂电池等类型。其中锂电池没有记忆效应,容量大,只是价格稍贵。是日本人吉野彰于1985年研制成功。汽车的蓄电池要求功率很大,一般使用铅酸电池。
动物在演化中,某些种类也可产生电,作为捕猎和防御武器。浅海电鳐、亚马逊电鳗、刚果电鲶都可以产生高压。体内都是大量伏打电堆叠加。
天然磁石对铁有吸引力。在人类文明进入铁器时代(最早赫梯文明公元前1400年)后可能更易发现这一现象。因为地球也可当作大磁铁,因此条形磁石指向地球的磁极。由于磁极和地理上的南北极相差不远,可近似当作南北方向。因此磁石就可作为方向指示器。司南就是最早的方向定位工具。
电荷有正负之分,磁极有南北之别(n表示北,s表示南)。同样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区别在于正负电荷可单独存在,磁铁永远都是南北共存。铁被磁石吸引,也能产生磁性。后来发现钴和镍也有同样属性。现在实验使用的磁铁,都是经过磁化后的钢棒。
丹麦人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对磁铁产生作用。法国人安培证实了电流对电流也有作用。表明了电和磁可以相互作用。现代常用电产生强磁性,称为电磁铁。
实验表明,铁以及类似材料的磁性效果,是因内部存在大量微小的磁性单元。每个磁性单元就像小磁铁一样有磁性,分南北极,称为磁畴。但整体是杂乱无章地分布,导致整体无磁性。当外加磁铁后,这些磁畴按照外加的南北极方向重新排列,出现磁性。
观察:
地球磁场非常重要。太阳的核反应带来了光明,同时也带来了灾难。太阳日冕层的带电粒子运动速度非常快,大量离开太阳四处分散,称为太阳风。这些高速带电粒子抵达地球附近时,因磁场影响,而绕开地球继续前进,少量受磁场影响,在两极附近进入地球,和大气层发生碰撞,形成极光。如果地球没有磁场,则大气层直接遭受太阳风的轰击,水蒸气在紫外线和带电粒子作用下被分解为氢和氧,氧和其他物质结合,氢气被吹走,导致地表的水全部丧失,生命无法存在。金星和火星的大气成份主要都是二氧化碳。两个星球都没有磁场!不过金星大,浓密的二氧化碳维持了大气层的存在。火星小,只剩下微薄的二氧化碳。地球没有磁场时,估计大气层浓密程度介于金星和火星之间。
太阳风的直接证据在靠近两极附近才能看到。但是其他地区的人可以观察彗星,找到太阳风存在的证据。彗星在远离太阳时,整体是个脏雪球。看不到彗星尾巴。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太阳辐射使得彗星产生表面大量气体,这些气体在太阳风的吹拂下,形成的彗尾都是向着远离太阳的方向。和太阳的距离越近,尾巴越长。如果不存在太阳风,则彗星应当是逐渐膨胀起来,而不是形成尾巴。
彗星每次来临,都意味着损失部分物质,很快彗星就彻底消失了。而地球存在了46亿年,还有彗星出现,说明存在彗星发射基地。在太阳、木星、临近恒星引力的变动下,某些彗星时常发射进入太阳附近。因木星的影响,少数就改变环绕轨道,成为我们定期可见的彗星。这个彗星发射基地一般称为柯伊伯带,还有一些只光顾太阳一次的彗星,来自更远的基地奥尔特云。事实上,地球上的水很可能是都是这些早期彗星的馈赠。
地球的内核是流动的液体金属铁,地球的磁场形成有多种理论,较多被接受的看法是:因地球自转,内部的流体之间因密度和热分布不同,产生对流(比较旋转一个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差别)。对流使得局部流动速度存在差异,当地球存在杂散的磁性时,这些存在速度差的导电体就产生电流,这些电流的流动进一步增强了磁场。对恒星的观察表明,这些存在强磁性的恒星,旋转速度都很快,磁性变化很快,说明磁性的产生是动态的。水星自转相当于地球的59天,形成很弱的磁场(水星虽然小,但内部铁核是最大的)。金星的自转相当于243天,没磁场。火星自转基本和地球相同,但体积太小,内部冷却,磁场接近0.木星自转10小时,磁场是太阳行星中最强的。
铁钴镍可以产生磁性,并且维持不变。称为永久磁铁。但磁性并不强。人工使用稀土元素混杂其他元素,制造了磁性非常强大永久磁铁。钕铁硼磁体是1982年日本人佐川真人制造。硬盘、手机、耳机中到处都是这种超强磁铁。缺陷是不耐高温。后来发明者在钕磁铁中添加镝(重稀土),可增加温度耐受度,但稍稍降低了磁性。世界上稀土元素储量少(中国占世界储量37%),不可再生,所以基本都是中国生产(2009年97%),尤其是重稀土。
磁铁中的磁畴方向一致性越好,磁性越强。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可能会导致磁畴方向混乱,降低磁性。当温度越过居里点时,磁畴彻底混乱,磁铁丧失磁性。
万有引力、电荷引力和斥力、磁极引力和斥力,都不需要物体接触,表现出一种超距效果。为了描述这种表观上的超距作用,引入了场这个概念。物体都有引力场,电荷都有电场,磁铁都有磁场。各种超距作用不过是物体和场之间的作用。成语气势汹汹,说明人对他人精神的一种感觉。说某人气场很足,并不是此人有特异功能,而是此人自信的精神面貌对他人形成的一种印象。或者说因利害关系形成的精神威压。如果双方不存在这样的关系,威压自然就不存在。万有引力是所有物体都存在的,所以引力场不可避免。但电场和磁场只能对电荷、磁体产生效果。我们前面叙述了磁场时,使用磁性来表述,在理解时,全部以磁场来替换。 ↑返回顶部↑
梅乐芝经理的科普文章(十一)
第11节电磁波
现代社会已经无法离开电。人类最早可见到的电就是自然界的闪电,琥珀和毛皮摩擦产生电的效果也见诸文献,古希腊的泰勒斯曾描述过。
前面讲述了物质的组成。当原子的内部结构明确后,这些摩擦生电的原理就很清晰了。某些物质对电子的吸引力较小(羊毛),失去了原子中的一些电子,聚集在那些对电子吸引力大物质上(琥珀)。这些多余的电子会诱导小物体(纸片)的电子趋向远离,导致靠近电子的区域带正电(称为电荷感应),正电和负电相吸引,使得小物体被吸到带电物体上。为了统一称呼,电子称为负电荷,失去电子的原子称为正电荷。
夏日多雨,天空中经常出现闪电。高速暖湿气流和冰晶摩擦,导致双方大规模的电子转移。当电子聚集足够多时,正负电荷之间的空气也发生电子转移,某些气体分子失去电子,某些分子得到电子,导致正负电荷之间形成一条通路,使得正负电荷相会。称之为空气击穿。在我们眼中,就是闪电。有时候大块云朵都是同一种电荷,附近没有释放对象。这时候就有可能对地面放电。当带电的雷雨云临近时,电荷感应会使得地面的树木、建筑带上相反电荷。某些情况下,电荷太多,导致建筑的尖端出现电光,称为电晕放电。现在我们谈论的都是静止的电荷,简称静电。但电荷流动时,可称为电流。
多数金属都可以导电,称为导体,电荷可以自由通过。电荷无法自由通过的称为绝缘体。我们制造电荷感应的材料都是绝缘体。还有一类材料称为半导体,西南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
观察:
人体剧烈运动后,容易带电。冬天空气干燥,是良好的绝缘体。身着大量衣物,而且衣物鞋子也都是绝缘体。所以在冬天人体电荷就容易积攒下来。还可以表演特异功能,让旁人把水龙头开细细的水流,用手指靠近水流,发现水流弯曲了。(静电多的人,触摸集成电路可能会造成破坏。)
复印机,就是静电的应用。1.给复印鼓充满负电荷。2.强光照射被复印对象,反射至复印鼓上,白色反光照射的地方变导体,导致充的负电消失,无反射光的地方继续保持负电。3.使用复印鼓吸附碳粉,则有电荷的区域有碳粉。4.给纸张上充更多的负电,将碳粉吸到纸张上。5.高温下,碳粉完全融入纸张。完成复印。摸摸复印出来的纸,还有点热呢。
避雷针,是高层建筑都必须有的设施。避雷针下面通过氧化锌接至地面。平常时氧化锌保持绝缘状态。雷雨云经过,大量感应电荷集中在避雷针尖时,当闪电发生时,瞬间高压下氧化锌变为导体,使闪电电荷被释放到地面上。同样雷雨天气,旷野中人就成为天然避雷针,因此要避免雨天在旷野中行走。
飞机在飞行过程中,外表金属和空气、云雾摩擦,产生大量电荷。在降落时,需要将这些电荷放掉。所以飞机的轮胎是可以导电的。长途汽车后轮附近有铁链拖着地面,可以防止静电积聚,特别货物是易燃物品时。
现代工业生产会产生大量废气,同时伴随着大量烟尘。使用静电过滤装置,就可以大幅度降低空气中烟尘的排放量。
现在干电池还经常使用在照相机,手电筒,电子打火器等场合。干电池的原型是意大利人伏打最早制作。铜片和锌片浸泡在盐水中,就持续产生电,多组铜锌对串接起来,构成伏打堆。就是最早的电池。电池的唯一好处就是便于携带,在没有电力供应的场所可以使用。
观察:
有考古论证,在2000多年前,两河流域就有原始的铜铁电池,波斯人用来电镀。无论原始还是现代,电池都是金属和导电液的混合,当电池电力耗尽时,随意乱扔造成污染问题。因此废旧电池要专门收集。
原始电池和早期电池都是只有使用一次。后期出现充电电池,镍镉、镍氢、锂电池等类型。其中锂电池没有记忆效应,容量大,只是价格稍贵。是日本人吉野彰于1985年研制成功。汽车的蓄电池要求功率很大,一般使用铅酸电池。
动物在演化中,某些种类也可产生电,作为捕猎和防御武器。浅海电鳐、亚马逊电鳗、刚果电鲶都可以产生高压。体内都是大量伏打电堆叠加。
天然磁石对铁有吸引力。在人类文明进入铁器时代(最早赫梯文明公元前1400年)后可能更易发现这一现象。因为地球也可当作大磁铁,因此条形磁石指向地球的磁极。由于磁极和地理上的南北极相差不远,可近似当作南北方向。因此磁石就可作为方向指示器。司南就是最早的方向定位工具。
电荷有正负之分,磁极有南北之别(n表示北,s表示南)。同样是同性相斥,异性相吸。区别在于正负电荷可单独存在,磁铁永远都是南北共存。铁被磁石吸引,也能产生磁性。后来发现钴和镍也有同样属性。现在实验使用的磁铁,都是经过磁化后的钢棒。
丹麦人奥斯特发现电流可以对磁铁产生作用。法国人安培证实了电流对电流也有作用。表明了电和磁可以相互作用。现代常用电产生强磁性,称为电磁铁。
实验表明,铁以及类似材料的磁性效果,是因内部存在大量微小的磁性单元。每个磁性单元就像小磁铁一样有磁性,分南北极,称为磁畴。但整体是杂乱无章地分布,导致整体无磁性。当外加磁铁后,这些磁畴按照外加的南北极方向重新排列,出现磁性。
观察:
地球磁场非常重要。太阳的核反应带来了光明,同时也带来了灾难。太阳日冕层的带电粒子运动速度非常快,大量离开太阳四处分散,称为太阳风。这些高速带电粒子抵达地球附近时,因磁场影响,而绕开地球继续前进,少量受磁场影响,在两极附近进入地球,和大气层发生碰撞,形成极光。如果地球没有磁场,则大气层直接遭受太阳风的轰击,水蒸气在紫外线和带电粒子作用下被分解为氢和氧,氧和其他物质结合,氢气被吹走,导致地表的水全部丧失,生命无法存在。金星和火星的大气成份主要都是二氧化碳。两个星球都没有磁场!不过金星大,浓密的二氧化碳维持了大气层的存在。火星小,只剩下微薄的二氧化碳。地球没有磁场时,估计大气层浓密程度介于金星和火星之间。
太阳风的直接证据在靠近两极附近才能看到。但是其他地区的人可以观察彗星,找到太阳风存在的证据。彗星在远离太阳时,整体是个脏雪球。看不到彗星尾巴。当彗星靠近太阳时,太阳辐射使得彗星产生表面大量气体,这些气体在太阳风的吹拂下,形成的彗尾都是向着远离太阳的方向。和太阳的距离越近,尾巴越长。如果不存在太阳风,则彗星应当是逐渐膨胀起来,而不是形成尾巴。
彗星每次来临,都意味着损失部分物质,很快彗星就彻底消失了。而地球存在了46亿年,还有彗星出现,说明存在彗星发射基地。在太阳、木星、临近恒星引力的变动下,某些彗星时常发射进入太阳附近。因木星的影响,少数就改变环绕轨道,成为我们定期可见的彗星。这个彗星发射基地一般称为柯伊伯带,还有一些只光顾太阳一次的彗星,来自更远的基地奥尔特云。事实上,地球上的水很可能是都是这些早期彗星的馈赠。
地球的内核是流动的液体金属铁,地球的磁场形成有多种理论,较多被接受的看法是:因地球自转,内部的流体之间因密度和热分布不同,产生对流(比较旋转一个生鸡蛋和熟鸡蛋的差别)。对流使得局部流动速度存在差异,当地球存在杂散的磁性时,这些存在速度差的导电体就产生电流,这些电流的流动进一步增强了磁场。对恒星的观察表明,这些存在强磁性的恒星,旋转速度都很快,磁性变化很快,说明磁性的产生是动态的。水星自转相当于地球的59天,形成很弱的磁场(水星虽然小,但内部铁核是最大的)。金星的自转相当于243天,没磁场。火星自转基本和地球相同,但体积太小,内部冷却,磁场接近0.木星自转10小时,磁场是太阳行星中最强的。
铁钴镍可以产生磁性,并且维持不变。称为永久磁铁。但磁性并不强。人工使用稀土元素混杂其他元素,制造了磁性非常强大永久磁铁。钕铁硼磁体是1982年日本人佐川真人制造。硬盘、手机、耳机中到处都是这种超强磁铁。缺陷是不耐高温。后来发明者在钕磁铁中添加镝(重稀土),可增加温度耐受度,但稍稍降低了磁性。世界上稀土元素储量少(中国占世界储量37%),不可再生,所以基本都是中国生产(2009年97%),尤其是重稀土。
磁铁中的磁畴方向一致性越好,磁性越强。当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可能会导致磁畴方向混乱,降低磁性。当温度越过居里点时,磁畴彻底混乱,磁铁丧失磁性。
万有引力、电荷引力和斥力、磁极引力和斥力,都不需要物体接触,表现出一种超距效果。为了描述这种表观上的超距作用,引入了场这个概念。物体都有引力场,电荷都有电场,磁铁都有磁场。各种超距作用不过是物体和场之间的作用。成语气势汹汹,说明人对他人精神的一种感觉。说某人气场很足,并不是此人有特异功能,而是此人自信的精神面貌对他人形成的一种印象。或者说因利害关系形成的精神威压。如果双方不存在这样的关系,威压自然就不存在。万有引力是所有物体都存在的,所以引力场不可避免。但电场和磁场只能对电荷、磁体产生效果。我们前面叙述了磁场时,使用磁性来表述,在理解时,全部以磁场来替换。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