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节(3 / 4)
无论背什么,无论背了有没有用,给她一点事情做吧。这样至少感觉自己还在做最后的努力,而不是像个傻瓜一样,坐在这里等待一个注定的结果。
就在她感觉快要窒息了时,教室的门再次被推开,前一组出来了。
沈意认出中间那个是和她讨论过题目的雅礼的女生,她一出来就哭了,蹲在地上谁劝都不理,沈意走过去时恰好听到她说:“我知道的。我没有反应过来。那个题目我知道的……”
她大概猜到了,应该是她太紧张,发挥失常了。面试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面对几位面试老师带来的高压,明明平时能答出来的题目可能也答不出了,考验的也是学生的心理素质。
沈意觉得舌头都发麻了,却听到里面说:“第十一组。”
她深吸口气,默念一句:“死就死吧!”和大家一起走进了教室。
教室很大,空荡荡的没有摆放太多的东西,只在靠窗的位置放了几张办公桌,后面坐着两男一女三位老师,而他们五个人站成一个横排,面朝老师们。
在这个角度,那股威压感果然更强,大家连呼吸都轻了。
最中间的女老师见状微微一笑,“别紧张。刚刚那女孩儿就是太紧张了,出去都哭了是吧?我们不吃人的。”
她说了个笑话,大家却笑不出来。老师们大概也明白,简单问了一下每个人的姓名、学校等个人情况,然后问:“你们喜欢看书吗?”
这是什么问题,学霸还有不看书的吗?
其余人还在疑惑,谢曼婷已经落落大方道:“喜欢。我平时除了学习,也很爱看课外书。什么类型都看,散文,诗集,还有英文小说,我都读。”
老师点点头,似乎挺满意,“看英文小说,那中文小说呢?”
沈意心里咯噔一下。
不会吧,难道哲学营学姐的悲剧要在他们身上重演?老师要拿出一本小说问他们看过没有吗?
谢曼婷也有点不安,老师一笑,“我开玩笑的,你们今天的题目不是这个。真正的题目是,我想请你们谈论一下,你们是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义?”
沈意一愣,本能地觉得这个问题怎么这么熟悉。再一回忆,似乎,大概,好像,昨天晚上,肖让曾经和她聊过这个话题?!
她猛地睁大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这真的不是她的幻觉吗?!
其余人没她这么多想法,老师的问题一抛出来,脑子立刻飞速转动。侠义,没想到会问这个,大家拼命回忆过往看过的书籍或者影视剧,想至少提炼出一个观点。对他们来说,这种时候只要找出一个可以陈述的观点,就能立足于它拟出一个至少说得过去的发言。最怕的就是像刚才那个女生那样,大脑一片空白,导致什么都说不出来。
然而还没等他们想出来,教室里就先响起了一个清亮的声音,“‘重信守诺,以义立身。’在我看来,这就是中国传统侠义精神的核心和根本。”
这一回,依然是谢曼婷最先开口,她还是那副落落大方的样子,带一点微微的笑容,说:“金庸先生的小说里也说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所以我认为,侠义之道,虽然听起来狂悖反叛,但归根究底,和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精神是一致的。它要求侠义之人有君子高尚的品德,仁、义、忠、信,缺一不可;要锄强扶弱、劫富济贫、匡扶正义;若国家有危难,还应当挺身而出,扶大厦于将倾。我想,也许这就是侠义精神能传承下来的原因……”
她说完后,教室里安静了片刻。
她的发言不算完美,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组织好语言,足可见这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她大概猜到了老师一开始为什么会问他们看不看中文小说,还特意引了一句金庸的话,更是显出了她敏捷的反应。
旁边的人本来还指望在第一个人发言期间完善一下自己的稿子,没想到她说的这么好,震惊之下难免慌乱,连思路都有点乱了。
“不错。谢曼婷是吧?青岛二中的。”老师说着,在一个册子上写了句什么,然后问,“还有别的观点吗?”
大家左顾右盼、面露犹疑,正当老师眉头皱起来时,忽然听到另一个细细的声音,“我认为,侠义是我们中国人所推崇的混乱正义。”
众人一愣,都朝另一个边看去,只见发言的是一个长相清秀、看起来很安静的女生。
她不像谢曼婷那么自信从容,神情里透着股紧张,但说话的声音却很清晰,“谢曼婷同学说,侠义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精神一致,我不同意。韩非子说过,‘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汉代也有游侠,‘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这些都犯了统治者的忌讳,也与我国儒家传统文化中所奉为圭皋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大义相背离,这是一种私义。但读书人一边读着四书五经、三纲五常,另一边却又对这种‘私义’大加赞赏、甚至作诗作赋传颂,包括《水浒传》里面的‘水泊梁山义气’,也是私义的一种。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无论哪个时代,这个世界上总会出现不公平的事情,总会有律法所不能解决的冤屈,这种时候就需要侠义之人的出现。就像西方的蝙蝠侠、佐罗还有罗宾汉,这一点上中外的看法和期许是一样的。
“所以我认为,虽然中国传统主流是儒家的文化,但即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也依然向往着侠客、向往着侠义之道,这也许才是我们直到今天依然还在讨论侠义精神的原因。” ↑返回顶部↑
就在她感觉快要窒息了时,教室的门再次被推开,前一组出来了。
沈意认出中间那个是和她讨论过题目的雅礼的女生,她一出来就哭了,蹲在地上谁劝都不理,沈意走过去时恰好听到她说:“我知道的。我没有反应过来。那个题目我知道的……”
她大概猜到了,应该是她太紧张,发挥失常了。面试时这种情况经常发生,面对几位面试老师带来的高压,明明平时能答出来的题目可能也答不出了,考验的也是学生的心理素质。
沈意觉得舌头都发麻了,却听到里面说:“第十一组。”
她深吸口气,默念一句:“死就死吧!”和大家一起走进了教室。
教室很大,空荡荡的没有摆放太多的东西,只在靠窗的位置放了几张办公桌,后面坐着两男一女三位老师,而他们五个人站成一个横排,面朝老师们。
在这个角度,那股威压感果然更强,大家连呼吸都轻了。
最中间的女老师见状微微一笑,“别紧张。刚刚那女孩儿就是太紧张了,出去都哭了是吧?我们不吃人的。”
她说了个笑话,大家却笑不出来。老师们大概也明白,简单问了一下每个人的姓名、学校等个人情况,然后问:“你们喜欢看书吗?”
这是什么问题,学霸还有不看书的吗?
其余人还在疑惑,谢曼婷已经落落大方道:“喜欢。我平时除了学习,也很爱看课外书。什么类型都看,散文,诗集,还有英文小说,我都读。”
老师点点头,似乎挺满意,“看英文小说,那中文小说呢?”
沈意心里咯噔一下。
不会吧,难道哲学营学姐的悲剧要在他们身上重演?老师要拿出一本小说问他们看过没有吗?
谢曼婷也有点不安,老师一笑,“我开玩笑的,你们今天的题目不是这个。真正的题目是,我想请你们谈论一下,你们是如何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侠义?”
沈意一愣,本能地觉得这个问题怎么这么熟悉。再一回忆,似乎,大概,好像,昨天晚上,肖让曾经和她聊过这个话题?!
她猛地睁大眼睛,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这真的不是她的幻觉吗?!
其余人没她这么多想法,老师的问题一抛出来,脑子立刻飞速转动。侠义,没想到会问这个,大家拼命回忆过往看过的书籍或者影视剧,想至少提炼出一个观点。对他们来说,这种时候只要找出一个可以陈述的观点,就能立足于它拟出一个至少说得过去的发言。最怕的就是像刚才那个女生那样,大脑一片空白,导致什么都说不出来。
然而还没等他们想出来,教室里就先响起了一个清亮的声音,“‘重信守诺,以义立身。’在我看来,这就是中国传统侠义精神的核心和根本。”
这一回,依然是谢曼婷最先开口,她还是那副落落大方的样子,带一点微微的笑容,说:“金庸先生的小说里也说过,‘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所以我认为,侠义之道,虽然听起来狂悖反叛,但归根究底,和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精神是一致的。它要求侠义之人有君子高尚的品德,仁、义、忠、信,缺一不可;要锄强扶弱、劫富济贫、匡扶正义;若国家有危难,还应当挺身而出,扶大厦于将倾。我想,也许这就是侠义精神能传承下来的原因……”
她说完后,教室里安静了片刻。
她的发言不算完美,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组织好语言,足可见这人的综合素质。尤其是她大概猜到了老师一开始为什么会问他们看不看中文小说,还特意引了一句金庸的话,更是显出了她敏捷的反应。
旁边的人本来还指望在第一个人发言期间完善一下自己的稿子,没想到她说的这么好,震惊之下难免慌乱,连思路都有点乱了。
“不错。谢曼婷是吧?青岛二中的。”老师说着,在一个册子上写了句什么,然后问,“还有别的观点吗?”
大家左顾右盼、面露犹疑,正当老师眉头皱起来时,忽然听到另一个细细的声音,“我认为,侠义是我们中国人所推崇的混乱正义。”
众人一愣,都朝另一个边看去,只见发言的是一个长相清秀、看起来很安静的女生。
她不像谢曼婷那么自信从容,神情里透着股紧张,但说话的声音却很清晰,“谢曼婷同学说,侠义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所推崇的精神一致,我不同意。韩非子说过,‘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汉代也有游侠,‘以匹夫之细,窃杀生之权’,这些都犯了统治者的忌讳,也与我国儒家传统文化中所奉为圭皋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大义相背离,这是一种私义。但读书人一边读着四书五经、三纲五常,另一边却又对这种‘私义’大加赞赏、甚至作诗作赋传颂,包括《水浒传》里面的‘水泊梁山义气’,也是私义的一种。我觉得这可能是因为,无论哪个时代,这个世界上总会出现不公平的事情,总会有律法所不能解决的冤屈,这种时候就需要侠义之人的出现。就像西方的蝙蝠侠、佐罗还有罗宾汉,这一点上中外的看法和期许是一样的。
“所以我认为,虽然中国传统主流是儒家的文化,但即使是在这样的基础上,人们也依然向往着侠客、向往着侠义之道,这也许才是我们直到今天依然还在讨论侠义精神的原因。”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