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于是就出现了《甄嬛传》里的第二幕,青海罗卜藏丹津叛乱,张廷玉建议让十四出战,雍正不允,改派年羹尧到青海平乱。
  题外话,所以历史上,雍正称年羹尧为“恩人”,年是当得起的。因为大敌当前,雍正却因为私人恩怨囚禁了能打胜仗的十四阿哥,这是承担了很大政治压力的。如果这仗没赢,八九十十四只怕不会允许他坐稳这个皇位。
  作者有话要说: 十四不顾礼仪,死死扒着康熙的大腿不放,一众太监一时竟然拿他毫无办法。
  康熙气急之下,竟然不顾腿上沉重的腿部挂件儿,径自往案前一立,挥笔写下:“咨尔靖西伯之女乌雅氏,诞育名门,懋宣淑范,久著令闻,仰承皇太后慈谕,作配皇子胤祯为侧福晋,勉襄外治,下嗣徽因,钦哉。”
  “即刻传旨,送十四阿哥出宫。”
  康熙下朝没有传辇轿,背着手慢慢从太和殿踱回乾清宫,走到乾清门底下忽然停住脚步:“不对啊。”
  当初老二搞事情被他当面戳穿的时候,可是吓得痛哭流涕,连连磕头认罪。如今老十四不仅不想着撇清干系,反而寻死觅活、不依不饶地求情;他故意赐下饵饼,乌雅晋安竟然丝毫没有怀疑过事情败露,毫不犹豫就吃了。这两人未免太过理直气壮了一点。
  康熙心里顿时浮现出一点怀疑:“传旨,让暗卫秘密前往黑龙江代朕盘问齐世武。”情况有异,自然要先问告状的人了。倘若真是捏造,莫名其妙泼十四一身污水,得益的人又是谁呢?
  康熙想着忽然改了主意:“慢着。不必动用暗卫,让他将边防事务交代给下属,轻装简行,即刻进京述职。”
  言语的辩解都是苍白无力的,如果齐世武果真有问题,端看谁不想让他进京,就一目了然。
  “嗻,”魏珠应了,又问,“皇上,那这赐婚的旨意,还传吗?”
  “嗯?”康熙奇道,“怎么?你们还没去传旨?”
  魏珠讪讪笑道:“起先宫门尚未开锁,况且年下德主子犯了咳疾。奴才想着这么大的事情,自然要办得妥当些。”
  言下之意,既然事情存疑,这带有惩罚意味的赐婚自然要拖后。
  康熙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半晌忽然说:“知道为什么让你顶了梁九功的差事吗?”
  “当这个乾清宫总管,不能不琢磨,但也不能瞎琢磨。”
  魏珠顿时汗如雨下,连连磕头求饶,心下骇然:好好的一等伯之女,赐做侧福晋,难道除了惩罚,还有什么深意吗?
  今儿恰逢二月初一,绣瑜与后妃王妃公主们都在皇太后宫里请安,这道旨意落进乌泱泱的诰命堆儿里,宛如一个惊雷在人群中炸开,众人的脸色都精彩极了。
  八福晋惨白着一张脸出来,左右张望,没有跟着荣妃良妃,反而随宜妃回了翊坤宫,不待迈进正殿便急匆匆地问:“娘娘,皇阿玛究竟是什么意思?小小一个侧福晋,原不打紧,但皇阿玛这语气分明是……”
  分明是册封后妃的语气,连仰承皇太后慈谕这种套话都用上了。老十四的福晋出身一般,她们还看了永和宫不少笑话,如今一个侧福晋出身反倒压过一干嫡福晋!
  八福晋难掩激动不平,扬声喝问:“姐姐是皇太后,女儿是贵妃。皇阿玛这是要捧乌雅晋安做下一个佟国维吗?”
  “放肆!谁许你妄自揣测圣心的?”宜妃绷着一张平静的面皮,端着架子骂了她两句,却被迈了不知道几千回的正殿门槛狠狠绊了一跤。
  寿康宫里,被“仰承慈谕”了一回的皇太后迷迷糊糊,半天闹不明白康熙的意思,只能挂起笑容,拉着绣瑜的手说:“也是好事。丧妇长女不娶。可怜那孩子自幼失恃,嫁到咱们家,至少你这个姑母不会亏待她。”
  绣瑜勉强勾勾嘴角:“承您吉言。”
  裕亲王福晋看得倒比太后远些,这哪里是纳侧,分明是立储!她陪绣瑜走在长街上,趁机劝道:“这亲上做亲,除了位份差了一点儿之外,再挑不出半点儿不是。可你们家,是天底下最不讲究位份的地方。事已至此,那孩子一辈子都在你和十四阿哥身上了,你可千万不要想左了。”
  绣瑜气得浑身发抖,瞧瞧左右无人才说:“我那弟弟是个实心眼儿的傻子,除了打仗厉害,旁的就跟三岁孩子似的。他要是想升官发财做国丈,也不会落到今天这个地步了。”
  西鲁特氏愣了一下,轻叹一声:“你们姐弟感情倒好,要是旁人遇见这样的事,欢喜还来不及呢,但我还是要说句你不爱听的。”
  “孝庄皇后的侄女儿,是顺治爷的静妃、淑惠妃;孝康皇后的嫡亲侄女,是当今万岁爷的皇贵妃、贵妃。你们姐弟情分好,自然觉得自家的女孩儿金贵,但是再金贵,能比得过这几位吗?你可千万别为这个,伤了和万岁爷的情分。”
  绣瑜听了更是拧紧了眉毛,捂着胸口咳个不停。顺治康熙这爷俩是纳了表妹为妾,但那是人家登基之后,先论君臣再论亲戚的结果。皇帝耍流氓那也是“恩赐”,贵妃比亲王福晋还大呢!
  可十四这算什么呢?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