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节(2 / 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宁珊道:“初步计划是这样的,不知爱卿可有什么提议?”
  户部尚书慢吞吞道:“陛下说开创武举是为了选拔将才,以微臣愚见,便该将军事谋略置于军事技能之上,‘先之以谋略,次之以武艺’,不妨先考策论,看看举子们是否胸有丘壑,如果在答策的笔试中不及格,那后面的武试也就不用参加了。”
  宁珊略一考量:“也有道理。”
  礼部尚书不敢再提武人粗鄙的事情,但仍然对“礼”这一字最为重视:“以微臣愚见,既然是选拔将才,那么对考生外相貌亦该有相应要求,‘躯干雄伟,可以为将帅者’也当列入选拔标准之中。”
  宁珊略有不满:“倘若一个人的谋略武艺均是上上乘的,只因身有残疾、或是相貌不佳便要剥夺他的上进之路吗?”
  在这一点上,礼部尚书毫不让步:“现在盛行的文举亦有此要求,因‘貌古而陋’、‘跛足独目’而落榜之人比比皆是,自古如此。”
  宁珊隐晦的撇撇嘴,这本来也不是什么值得弘扬的好事儿,不过确实事实如此,毕竟是千百年来的沉疴宿疾,想要一朝改制纯属做梦,还是先把武举的事情搞定,再来慢慢整治这种看脸选才的愚蠢制度吧——完全忘记自己那张赛过潘安压倒宋玉的俊颜的皇帝陛下,他将在看到太上皇的那一刻想起这个严峻的问题——本朝别说选才看脸了,估计立太子的时候都避免不了美貌附带的弊端。
  鉴于吏部尚书已经进了贡院,吏部的发言人便由第二顺位的左侍郎担任:“敢问陛下,选出来的举子该如何安置?直接就让他们进入军中是否不大妥当?”
  这个问题宁珊也考量过:“可以按照出身和军事素养来衡量,取中者一半一半。武勋之家出身,或者世代军户者,可以考虑授营职,直接带兵,倘若只是普通习武出身,从未涉足战事者,授卫职,选为宫廷侍卫。”
  这种分配还是合理的,群臣都表示陛下十分英明。不过对于具体分配还需要斤斤计较:“不知陛下预备以几品赏赐武举取中的举子?倘若比照文举,三甲一鼎也不过是六七品而已,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
  这个问题宁珊回答的毫不犹豫:“名衔与文举相同,皆取三等。前三名为‘鼎甲’,获‘赐武堤及第’资格。二甲十余名不等,获‘赐武进士出身’资格。三甲百十名,获‘赐同武进士出身’资格。朕拟营职之列授武状元为正三品的参将,或同等级别的京营副总兵一职,武榜眼授从三品的游击,武探花授正四品的都司。二甲授正五品的守备,三甲授从五品的署守备。卫职则授武状元为御前一等侍卫,武榜眼、探花授二等侍卫。再从二甲中选头十名,授三等侍卫。其余全在兵部注册授于守备等营职。”
  话音一落,下面又炸锅了:“陛下此举是否有重武轻文之嫌,既然武举比照文举,那么授官也该相同。为何文状元只能是区区从六品,而武状元却直升正三品?”
  宁珊丝毫不让步:“自古穷文富武,培养一个武人难度大于文人十倍,故而相应的奖赏也要对得起付出。”
  武将们一声爆喝,均觉陛□□贴人心,自己面上与有荣焉;文臣们则暗地里气炸肺,凭什么说粗莽武夫比他们强十倍啊?!这是红果果的重武轻文,陛下果然是行伍出身,心里就向着武将。
  第235章 武举确立
  面对强势的皇帝陛下和得意洋洋的武将们, 文臣们斗争欲|望高涨, 摩拳擦掌誓要讨一个文武平等, 反而没人再质疑开设武举的正确与否了。
  皇帝陛下很满意这种效果,声东击西这种战术他在战场上玩儿的特别熟练, 想让一群脑子生锈的老家伙顾不上跟他争执开设武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件更关乎他们切身利益的事情打个岔,果然,效果好到开武举的诏书三天就发下去了。
  以乘风破浪般的速度, 开设武举选拔将才的消息在独孤皇朝的大地上传扬开来。虽然宁珊在诏书上写明了, 由武举出身的将领要低于行伍出身的将领,但仍然打消不了大家的热情, 民间习武之风兴盛一时。
  消息传到军中, 也没掀起多大的喧哗,军中将领多是臣服于宁珊之人, 对他的建议不会反驳,何况又早已声明在先,武举出身者低他们一等, 那还有什么好抱怨的?何况一次科举才能取中几个,他们也都是看过文举的,自然心中有数, 几十年里, 武举出身之人在军中都占不了多少份额, 反而如此行事, 以后他们手下将领精武艺通兵法, 带起兵来越发便利,何乐而不为呢?
  果然后来独孤皇朝的军队战斗力与日俱增,武举出身者数量不断增大,渐渐在军中占有相当比例,不过始终不曾越过行伍出身,使得双方没有巨大矛盾。同时由于历代郡王都大力提倡,制度日益严密,录取公平公正,为军中增添了无数出类拔萃的将才,这些有志有学之士带领军队披荆斩棘,奋勇杀敌,使得独孤皇朝威名远扬直至海外。
  等文臣们反应过来似乎中了陛下的调虎离山之计的时候,首次武举已经在京中召开了。因为是初次举办,一应流程尚且不算完备,规制也略有混乱,连主考官们都有些手足无措,不过磕磕绊绊的,总算顺利开展下去了。按照朝臣们协商主张的,称武举为“将材武科”,初场试武艺,内容包括马步箭及枪、刀、剑、戟、拳搏等武艺;二场试营阵、派兵、战车、战法等项;三场各就其兵法、天文、地理所熟悉者言之一二,因为没有标准答案,皇帝陛下一言堂的决定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值得纪念的首次武举,报名人数不足五十,实际来参加的更加可怜的只有三十余人,故而直接跳过童试、乡试、会试这些日后逐渐完善的和文举相同的地方考试,直截了当的殿试。宁珊当场宣布一甲取三名,头名武状元;二名武榜眼;三名武探花。考试揭晓后,立即在太和殿唱名,西长安门外挂榜,并允诺赏赐给武状元一套皇帝穿过的盔甲。
  这极大的激发了与试者的热情,宫中教军场上尘土飞扬,直打的飞沙走石四起,看不清中间比武的人为止。贾赦一面兴致勃勃的坐在高处观赏,一面被呛得咳嗽连连,比他咳嗽的更起劲儿的是坐在他下首,距离场中更近那么一小步的敬大道长。
  作为一个进士出身的道士,元妙真君表现出了符合出家人修养的淡定,对于一些仍旧心有不忿去撺掇道长出面谏言文应重于武的大臣们,元妙真君的回答也非常妙:“文武举取材平等与否,干卿底事?莫非大人有意再次科举?”就差没直接说这群早就考完试当了多年官还来操心这些的是脑子有病了,又或者,他就是想直接表达劝说他当出头鸟等于放屁这项事实了。
  比到快结束时,场上只剩四个人还在角力,尘土渐渐落地,四人身上都积了不少黄沙,但总算能看清面目了。宁珊极力掩住咳嗽,朝场中望去,下一瞬,惊讶的睁大了双眼:“那是……李大海?”
  海军副将之一的李大海李将军憨厚一笑,口中道:“兄弟承让。”话音一落,猛然发力,将左右手钳住的两人同时掀翻在地,最后剩一个面对面的一时发愣,错失先机,随后被拿下。李大海拍拍身上尘土,大踏步走到御座前约五米的地方,单膝下跪,请安兼请罪道:“末将鲁莽,若坏了陛下的大计,愿领责罚。”
  群臣面面相觑,李大海乃是海疆军户出身,其父、叔、弟等数人均战死于前朝南安郡王败于原茜香国那一仗中,为李大海幸存下来,后投靠宁珊,加入新组建的海军,作战英勇无畏,累迁军功至海军副将,跟宁珊亲手带出的小将云海并驾。他因从未入过京,朝中竟无人认识他,这才人不知鬼不觉的报名参加了武举,只是不知道原因。
  宁珊走下丹陛,亲手扶起李大海向众臣介绍,众臣先是茫然,随后炸锅般嘈杂起来,纷纷要追究李大海以将军之身参加武举的罪责。
  宁珊可舍不得惩罚自己的得力干将,便打算替李大海想个理由,譬如自己暗诏他入京,命他考察参加武举之人的真实水平等等。借口还没想好,贾赦就嚷嚷起来:“有说当了官就不能再科举的吗?你们没有上进心,还不许人家有?再说了,谁负责审核资格的?连戍边大将都不认识,好意思追究人家?”
  贾赦这话虽然有胡搅蛮缠之嫌,但道理还是有些的,虽然歪,但歪理也算理,兵部主办首届武举,出现任何问题他们都是首当其冲,有太上皇这么一打岔,反倒成了开脱的理由了。 ↑返回顶部↑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