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节(3 / 4)
宿谊耸肩:“我觉得这不是我自己吹嘘自己,是真的会。”
慕晏看向王博源。他非边关将领,即使身份地位高,也从不插手边关只是,顶多给马崇或是王博源当一下幕僚。所以他没有接触底层士兵,也不知道他们对宿谊到底是何种态度。
王博源叹了口气,看向马崇。
马崇道:“是我的错,本想匈奴人不会这么快来,国师理应离开了才是,就没有多想。谁知道匈奴人现在已经打来了……”
慕晏按住额头道:“难道下面已经开始传,有国师在,此战必胜?”
马崇叹气。
慕晏道:“这其中有多少是将士自发的言论,多少可能是匈奴人的钉子散播挑起的言论?匈奴人会不会是知道康乐还没离开这里,才急急忙忙打过来,他们的目的说不定就是将康乐留在这。”
马崇也觉得这言论太突然,前几日还没有人这么说,怎么突然就传开了。被慕晏这么一说,马崇心中立刻不安。难道匈奴人的钉子已经安插到军中了?
“不管如何,既然他们已经这么说,我就不可能走。”宿谊道,“难道他们会认为,将我留下来,会让他们好过不成?”
地雷、大炮、连投石机投掷的都是火药桶。
“我会让他们后悔。”宿谊心中又泛起仇恨的情绪。
有些事,或许一辈子都忘不了,比如因自己枉死的那几个侍卫。
第147章
宿谊决定留下来, 马崇还是要对军中进行清理的。
匈奴人可在军中散播言论, 岂不是可以动摇军心?大战当前,任何细节都不能疏忽。
宿谊本想又弄出一次战争动员,比如放烟花之类,被慕晏阻止了。这要再来一次烟花,真的就拦不住民间的言论了。宿谊的声望太高了也不是好事。虽说现在压着也难,总要注意一下。
宿谊想了想, 放弃了烟花助阵。地雷已经够可怕了, 再来烟花,真会让人以为他有什么大本事呢。
战争动员不能做, 宿谊除了管理一下那些新式武器之外,好似没什么可做的了。
不过打仗要他来做什么,昱朝才是要完蛋了吧。
宿谊想了想, 专门盯后勤去了。宿谊在看电视的时候,总看到会有人拖后勤的后腿。前线将士还在打仗, 后勤就敢侵吞他们的军粮, 将他们的的衣物盔甲都换成残次品, 甚至为了打击某个政敌,故意延迟后勤抵达时间。
将士们浴血奋战,却吃不饱穿不暖,连兵器都不够。
我在行军打仗上帮不了忙, 难道还不能在后勤上帮忙吗?宿谊背着手,天天去检查后勤了。
在皇帝如此重视边疆的时候,这时候后勤可没有敢克扣的。不过在分发的时候, 还是会有些猫腻在。这都是底下人的小聪明了,和什么朝廷倾轧没关系。
在宿谊的紧盯下,这些小聪明可不敢使。每个将士碗里的东西都是足量的。
在边关,最难得的物资反而不是肉和布,而是盐。之前盐的产量非常低,盐的运输也十分困难。不吃盐就没力气,盐和铁同样作为军事物资,被朝廷看重。
之前朝中一直有人上折子让盐也收归官营。
宿谊在青州搞盐场成功后,就将盐场的建造图纸和晒盐方法给了皇帝,皇帝立刻让人誊抄之后,快马加鞭送给各地刺史,各地沿海官员也开始搞盐场。
在这期间,也出现了许多官员因想虚报功绩而出现的类似于胡乱圈地、压榨百姓的问题,但大部分地方官员都不蠢,都是将其作为一件可以收拢民心的事来做。他们都学着宿谊,用钱粮雇佣百姓,不但提高了盐的产量,还得了好名声。
至于那些借着建造盐场霸占良田,乱摊派徭役的官员,皇帝正等着他们如此做。皇帝下旨就是让各地按照宿谊的方法做,不摊派徭役,不占良田——海边本身也种不了田。这些抗旨的官员们,皇帝就有借口一一收拾。
收拾了这些地方官,正好腾出位置给下一批科举进士。现在又要新一轮科举考试了。 ↑返回顶部↑
慕晏看向王博源。他非边关将领,即使身份地位高,也从不插手边关只是,顶多给马崇或是王博源当一下幕僚。所以他没有接触底层士兵,也不知道他们对宿谊到底是何种态度。
王博源叹了口气,看向马崇。
马崇道:“是我的错,本想匈奴人不会这么快来,国师理应离开了才是,就没有多想。谁知道匈奴人现在已经打来了……”
慕晏按住额头道:“难道下面已经开始传,有国师在,此战必胜?”
马崇叹气。
慕晏道:“这其中有多少是将士自发的言论,多少可能是匈奴人的钉子散播挑起的言论?匈奴人会不会是知道康乐还没离开这里,才急急忙忙打过来,他们的目的说不定就是将康乐留在这。”
马崇也觉得这言论太突然,前几日还没有人这么说,怎么突然就传开了。被慕晏这么一说,马崇心中立刻不安。难道匈奴人的钉子已经安插到军中了?
“不管如何,既然他们已经这么说,我就不可能走。”宿谊道,“难道他们会认为,将我留下来,会让他们好过不成?”
地雷、大炮、连投石机投掷的都是火药桶。
“我会让他们后悔。”宿谊心中又泛起仇恨的情绪。
有些事,或许一辈子都忘不了,比如因自己枉死的那几个侍卫。
第147章
宿谊决定留下来, 马崇还是要对军中进行清理的。
匈奴人可在军中散播言论, 岂不是可以动摇军心?大战当前,任何细节都不能疏忽。
宿谊本想又弄出一次战争动员,比如放烟花之类,被慕晏阻止了。这要再来一次烟花,真的就拦不住民间的言论了。宿谊的声望太高了也不是好事。虽说现在压着也难,总要注意一下。
宿谊想了想, 放弃了烟花助阵。地雷已经够可怕了, 再来烟花,真会让人以为他有什么大本事呢。
战争动员不能做, 宿谊除了管理一下那些新式武器之外,好似没什么可做的了。
不过打仗要他来做什么,昱朝才是要完蛋了吧。
宿谊想了想, 专门盯后勤去了。宿谊在看电视的时候,总看到会有人拖后勤的后腿。前线将士还在打仗, 后勤就敢侵吞他们的军粮, 将他们的的衣物盔甲都换成残次品, 甚至为了打击某个政敌,故意延迟后勤抵达时间。
将士们浴血奋战,却吃不饱穿不暖,连兵器都不够。
我在行军打仗上帮不了忙, 难道还不能在后勤上帮忙吗?宿谊背着手,天天去检查后勤了。
在皇帝如此重视边疆的时候,这时候后勤可没有敢克扣的。不过在分发的时候, 还是会有些猫腻在。这都是底下人的小聪明了,和什么朝廷倾轧没关系。
在宿谊的紧盯下,这些小聪明可不敢使。每个将士碗里的东西都是足量的。
在边关,最难得的物资反而不是肉和布,而是盐。之前盐的产量非常低,盐的运输也十分困难。不吃盐就没力气,盐和铁同样作为军事物资,被朝廷看重。
之前朝中一直有人上折子让盐也收归官营。
宿谊在青州搞盐场成功后,就将盐场的建造图纸和晒盐方法给了皇帝,皇帝立刻让人誊抄之后,快马加鞭送给各地刺史,各地沿海官员也开始搞盐场。
在这期间,也出现了许多官员因想虚报功绩而出现的类似于胡乱圈地、压榨百姓的问题,但大部分地方官员都不蠢,都是将其作为一件可以收拢民心的事来做。他们都学着宿谊,用钱粮雇佣百姓,不但提高了盐的产量,还得了好名声。
至于那些借着建造盐场霸占良田,乱摊派徭役的官员,皇帝正等着他们如此做。皇帝下旨就是让各地按照宿谊的方法做,不摊派徭役,不占良田——海边本身也种不了田。这些抗旨的官员们,皇帝就有借口一一收拾。
收拾了这些地方官,正好腾出位置给下一批科举进士。现在又要新一轮科举考试了。 ↑返回顶部↑